位于延安城北约8公里处的枣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居住过,他们在这里领导了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主席去重庆谈判就是在枣园中央书记处小礼堂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决定的。时间淹没不了历史风云,岁月流逝不去往日的辉煌。枣园以其独特的历史魅力和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的浓重一笔而成为延安的四大革命旧址之一。
6月6日这天,记者来到枣园革命旧址,刚下车,还未进大门,从里面就传出地道的陕北民歌《山朵朵花开红艳艳》。唱歌的是几个陕北汉子。走近了,他们又唱开了《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再看唱歌人的行头:头裹白羊肚手巾,上着白马夹,下穿彩绸裤。随着一腾一跃,腰间的小鼓,敲出一片欢腾,吸引来众多游人。“扭秧歌,打腰鼓,唱陕北民歌和革命歌曲,每天都把枣园闹得热热闹闹的。他们就是我们这儿的民间艺人”。随行的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副主任任勇自豪地介绍道。
这三位民间艺人为首的叫王振伟,今年40岁,安塞人,唱得一口的好歌,打得一手的好腰鼓。就是这样一个民间艺人,前几年,他带着老婆孩子来到延安,靠蹬三轮车为生。因常送游客到枣园、杨家岭参观,路上常给游客哼几段陕北民歌,不料却受到游客的赞赏。时间一长,他发现游客对陕北民歌、安塞腰鼓和一些革命歌曲很感兴趣,于是他先来到杨家岭旧址,打腰鼓、唱民歌、吼信天游,很受游客欢迎。后来就与苗德利一起走进枣园从事民间艺术表演。今年31岁的苗德利和王振伟一样,都身怀“绝技”,他们参加过亚运会、农运会、四十五周年国庆和柯受良飞黄等现场表演,他们相遇,可谓是黄金搭档。去年,从市建筑公司下岗的刘爱民也加入了表演的行列。
记者要给他们照像,随着老王一声吆喝,三人就动了起来。“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陕北的风光实在美……”刚从车上下来的一个旅游团立即被这纯美、粗犷的歌声吸引住了,大家纷纷驻足观看。看着客人助兴,他们就打起了腰鼓,主要是两人对打,步伐矫健,腾挪叠闪,穿插摆动,很是威风和地道。
据了解,他们每天早上7点左右来枣园,只要有客人,就不间断地表演。交谈时,王振伟告诉记者:“我们给客人表演,就是展示老区人民的一种精神风貌,把陕北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让客人从我们的歌声和表演中了解陕北人的豪爽、好客、勤劳以及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通过唱革命歌曲,既体现了延安这块厚土的本色,又激起客人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敬之情和对共产党的坚定信念”。任勇副主任告诉记者:“自从来了这几位民间艺人,激发了游客的兴趣,有许多游客常常和他们一起又跳又唱,参与性很强,是我们这儿的一个旅游特色所在”。
采访结束了,他们又唱起了自编的《送别歌》:“朋友走了,我来送。照着照着上车了,祝你一路平安,再来一次延安,延安精神代代传。”是的,每一个来延安参观学习的人都应该记住延安的光辉历史和延安精神。本报记者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