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紫阳菜市“挑子”多

2023年10月12日

记者日前去紫阳县采访,逛了县城西关的农贸市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这里的“挑子”多。

不是么,在这千米见方的塑料大棚下,二三百个蔬菜副食摊位中,有九成以上是用当地特色的挑子挑来的。而市场另一端的露天菜市,则是青一色的“挑子”摊位。这里的“挑筐”不象关中的竹笼,而是长方形的竹编物,宽约一尺三四,长约二尺多;深度只有二三寸,用三根扁竹片从筐底两边直穿上来,再拿绳子在扁竹顶端连个槽档,扁担就挑在这个横档上。这个依山傍水的山城,出门不是过河就是翻山,不仅是远处的山民,就是郊区的摊贩用车子送货多有不便,而且挑来的“广口筐”不但能多装货,而且便于顾客挑选。这,也许就是紫阳市场挑子多的缘由吧。

一个叫张作升的摊位上有三筐子豆腐,最少不下一百七八十斤,还有一桶“河碴”,是黄豆打浆加工后再加上切好的青菜,算当地的一个特产。小张说他家离这里三里地,每天就卖这两挑子豆腐,一天纯利有三几十块钱。这个挑子市场上,受欢迎的还有一种酱色的“大豆腐干”,大小有点象关中切开的锅盔馍。一位摆摊的长者对我说,大豆腐干的做法和豆腐的制法差不多,不过要用“千斤顶”或大石头挤干水分,切成块,再放到铁网上用花柳树柴熏,当晚熏好了第二天卖。几位顾客也热心地介绍道,这种“大豆腐干”不但味道好,还耐放,可以炒,也可凉拌吃,是下酒的好菜。

在这个市场上,记者发现挑“挑子”的不但有农民、有市民,还有星期天放假的学生娃。在两个女孩子的“挑子”摆位上,卖土豆和竹笋的孩子说她11岁了,家里离这里10里路。卖大葱的孩子说她12岁了,家住河对面的小山村。问到一天能卖多钱,回答是:一个星期天最多卖过20元,最少卖过2元8角。邻近摊位的何老汉说“山里娃皮实,几十斤的挑子压不着;再说吃点苦就知道一分一文来之不易,对孩子们也有好处。” (明烛)

上篇:速冻食品热销古城
下篇:镇安时兴“钟点工”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6/20010625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6/25/29884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