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铁军南征北战 宝兰再铸丰碑

——中铁十一局宝天指挥部工程建设纪实

2023年10月12日

我以或许的天真

追求一片或许的云

当我为我的铁路事业而骄傲

我的内心里已泪雨纷纷

我无由责问世界

也不敢苛求于人

为了一世的无悔

我心甘情愿在铁路烈火中焚身

——中铁将士诗抄

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特别是铁路建设,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提速,中国的铁路网已四通八达遍及全国。当人们在充分享受这铁路交通的安全快捷和便利时,请不要忘记隐藏在它背后的艰辛,是他们——中国铁路工程建设健儿,在极其艰苦的环境条件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长年拼搏奋战,用青春、用智慧、用心血、用汗水创造和铸就了这一切。

——题记

中铁十一局是全国闻名的“登高英雄”杨连第所在单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们曾筑起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电影《激战无名川》就是根据该单位的真实故事拍摄的。

中铁十一局是中国基建工程领域的一支劲旅,它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几十年来,他们征战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所到之处,战无不胜,威名远扬。他们曾创造过中国基建工程建设的许多奇迹和辉煌,在他们的头上有数不清的荣誉和光环。世纪之交,这支铁军又挥师西进,来到西部大开发前沿阵地,厉兵秣马,准备大显身手。

铁军亮相宝兰线

宝兰铁路是中国内地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道,是中国铁路横贯东西的大动脉。由于原宝兰铁路修建年代久远,交通运输能力十分有限,已经不堪负荷。在党中央“西部大开发”伟大战略思想指引下,为了加快西部经济发展,提高大西北的交通运输能力和物资流通,宝兰二线作为宝兰铁路的增建工程,其影响和意义十分重大。

宝兰二线工程建设,精英云集,强手如林,竞争异常激烈,凭实力中铁十一局承担了宝(鸡)天(水)段K1304+038~K1307+555,全长3517米,双线地段任务。该工程量主要包括:东岔河大桥、全长504.34米,胡店渭河大桥左线长340.28米,右线长344.85米,一座中桥,总计942.22延米,基础均为钻孔桩,共236根;一座双线隧道,全长1733米,穿越六个小支沟,地质为Ⅰ、Ⅱ、Ⅲ、Ⅳ类围岩,路基土石方约2万m3,浆砌圬土约2万m3。总投资1.2亿元。

那是2000年10月上旬的一天,在局处的精心组织下,抽调精兵强将,中铁十一局组建成立了宝天指挥部。指挥部下设施技部、安质部、设备部、物资部、计财部和办公室;指挥部所属有4个施工队一个机运队和一个砼拌合站,总共近400人,另有外部劳务272人。

这是一支精干的队伍,这是一支能征善战、敢打敢拼的队伍。这支队伍的领头雁正是指挥长陈建法和书记王佳友。

百战将星,先说陈建法。陈建法,1956年出生,1974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80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先后任过经营科长、副总经济师、项目部经理等职务。当兵,他是一个冲锋在前,勇争第一的排头兵;求学,他是一个孜孜不倦,刻苦向上的高材生;搞经营,别人认为难于上青天的大标,数亿元的工程他能一下子揽到怀中。这就是陈建法。他有文化、有知识、思想观念新、工作能力强、作风顽强泼辣,他声名显赫,在十一局广为人知,在近30年的艰苦工作生涯中,他先后参加了兖石线、焦枝线、广大线等许多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处处都留下了他闪光的足迹。

1998年,国家九五重点工程新(乡)菏(泽)铁路复线开工建设,陈建法勇挑十一局一处新菏项目部经理重担。上任伊始面对施工环境差、征地拆迁难、施工干扰大、不安全因素多等困难、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加强协调,排除了一个个前进中的障碍。

1998年寒冬,中原大地滴水成冰,人在外呆半小时就被西北风刮成土人。陈建法率数百名将士苦战近两个月,使封丘车站改造工程不仅提前完成,而且成为全线第一家开通的车站。

除此,他带领大家又创下了:延津车站土方工程,被全线树为“样板工程”,延津至塔铺区间,被郑州铁路局评为“免验工程”等许多骄人业绩。

2000年七月上旬,新菏铁路遭受特大暴雨袭击中断。郑州铁路局紧急求援,陈建法临危受命担任抢险总指挥,星夜涉水赶到延津车站,制定周密抢险方案,率众与洪魔顽强斗争,抢修线路、废寝忘食。极度的劳累他病倒在工地,但仍在指挥抢险战斗,最终比计划提前九天完成抢险任务、恢复通车,其中减少的损失和产生的效益价值不可估量。他突出的贡献被郑州铁路局特授予“抗洪抢险优秀组织者”。

新菏线工程优质高效、安全完成,不仅在中原大地上树立了十一局的形象,而且也为承揽宝兰二线工程奠定了基础。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指挥长陈建法是好汉,党委书记王佳友也是好汉。两个好汉,互辅相承、齐心协力、并肩战斗。早在新菏线上他们就是“老搭挡”,应当说“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王佳友,军人出身,江苏人。他先后任过十一局一处基础公司经理,处医院党委书记。特别是任基础公司经理,五年内,他让一个步入困境的小企业,起死回生,逐步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年产值近千万元,上交利润百万元,职工年收入15000元的优秀企业。这曾是一段被十一局干部职工广为传颂的佳话。

今天,两位领头雁,一对战将,共会宝兰谋大业,这是中铁十一局宝天指挥部工程建设成功的必然和希望。

开弓没有回头箭

宝天铁路全部穿行在深山峡谷之中,桥隧相连,桥隧占线路总里程的66.7%。由于环境的艰苦,地质结构的复杂多变,摆在中铁十一局宝天指挥部面前的这是一场硬仗。为打赢这场仗,为给西北人民交一个满意工程,指挥长陈建法知难而进、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在图纸因提速不到位的情况下,他们抢时间,先做好前期工作。

组织设备进场,抢修便道,陈建法指挥长除夕之夜仍和大家一起战斗在工地上。他舍小家,顾大家致使年迈的父亲连续5年没和唯一的儿子过上春节。

在陈指挥长及其班子成员带动下,先头部队,一边安家、一边修便道,没有住处,彩布一围就成了家;没有炊事房,露天挖一个坑就把锅支上,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手脚冻肿了,人累瘦了,但便道却修好了,家安好了,为开工抢了时间,打好了基础。

2001年3月1日,中铁十一局宝天指挥部,经过前期的艰苦奋战,他们又精心组织、动员宣传,在重点工段“两桥一隧”土地上展开了“比安全、比质量、比进度、比风格、比后勤管理”的五比劳动竞赛及“大干100天,向建党80周年献礼”活动。一时间,参战职工群情振奋、士气高昂,工地上到处都迷漫着浓烈的大干气氛。

胡店隧道,全长1733米,它是宝天段最长的一座双线隧道,是七标段的重中之重,出口地处310国道平交道,行车密度大,施工干扰大,工程建设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针对这一情况,承担建设的施工队,及时召开生产经营分析会,队长、书记认真研究制定了十分详细的施工作业流程和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强化路口安全管理,为施工生产夯实基础。

在施工工艺上,他们严格按图施工,不简化施工程序,同时吸收兄弟单位先进经验和作法,采用光面控制爆破新技术,对Ⅱ类围岩采取多打眼,少装药、强支撑、短进尺、及时锚杆、喷浆,抓住初期支护关键,达到内实外美,在劳力安排上“以我为主,劳务补充为辅”采用新的劳动机制,既锻炼了队伍,提高了职工全面素质,又促进了工期进度。担任隧道进口的施工队不甘示弱,他们和负责出口的施工队展开了竞赛。尽管进口段地质结构复杂,但他们不怨天尤人,首先把住安全关、然后从质量上赶超出口队。

4月20日,是湖店双线隧道进口第一次衬砌,需灌注混凝土250方,这是一场恶仗。上午刚一开工,天下起了小雨,随后又变为中雨,但隧道衬砌仍如期进行,职工们用彩布保护衬砌作业面,运输车司机紧张工作雨水、砼浆溅到职工的脸上全然不顾,继续工作。指挥长陈建法一直盯在现场指挥,妻子正巧这天在宝鸡市医院住院做手术,他也无暇顾及,经过30多个小时的艰苦鏖战,终于完成了衬砌。

参战将士争先恐后,日夜奋战,劳动竞赛高潮一浪高过一浪。这其中英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更是层出不穷:一对年轻人为了工作,没有时间回家结婚,就在工地上举行了简朴庄重的婚礼,第二天又各自返回自己的战场;有一个老班长为了便桥施工,带头跳进冰水中工作,带领大家三五天抢一个基础,四天成一个墩台,在劳动竞赛中更是冲锋在前,被大家称为“拼命三郎”,然而,正是这个班长却一直是在带病工作……

不创精品不罢休

宝兰二线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虽然工期由两年半被缩短到两年。但中铁十一局创优的目标和决心没有变。该标段工程他们要争创部优,他们要保进度保安全。为此,从工程一上马,宝天指挥部上到指挥长、书记,下到每一个员工,他们都始终紧绷着安全生产和质量这根弦。工作中,他们严格按照“强化过程管理,致力持续改进,建造优质工程,满足顾客需求”的企业质量方针,认真执行ISO9002标准,科学组织、精心施工、严格把关,以“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的工作态度,严格控制施工中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

目前,中铁十一局宝天指挥部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各项劳动竞赛活动依然,指挥长陈建法、党委书记王佳友率参战将士正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苦战,他们决心早日保质保量把两桥一隧建成部优精品工程,以优异成绩向陕甘及全国人民交—份满意答卷。

文/桑胜文 黄永平 赵一扶

摄影/桑胜文 彭文龙

上篇:没有了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6/2001062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6/25/29886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