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科
时下,当你走进一些单位,总可看到有关制度挂在墙上最耀眼的地方。然而,实际执行中却常常发生自行其事、置若罔闻的现象。这样的制度,就很容易使人想起“墙上老虎”,虽然威猛吓人,实则摆设而已。
报载,某地有一600余人的小化工企业,亏损负债5200万元,退休职工连“保命钱”都领不到,生产断断续续,几近破产边缘,可招待费自1998年来累计支出170.3万元,而该厂廉政制度就挂在办公楼大门正厅,装饰得美观大方。其实,像这种漠视制度的事例,在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比如为强化劳动纪律,有的单位到处挂着纪律管理制度,可迟到早退等违纪行为却频频出现。又如到有的单位办事,制度明明挂在桌前能办,但就是拖着不办,你又奈他如何……
为什么制度会变成“墙上老虎”呢?一是订立制度的动机不端正,其目的只在装饰门面,应付检查,并非想以此推进工作。二是不能从实际出发,找出问题,及时完善,使制度本身科学合理、公正实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三是在执行中把关不严,依情、权:利办事的倾向较重,人为地破坏了制度权威。四是内部分工不清,职责不明,导致遇事推诿,无人去抓制度落实。五是检查监督、考核奖惩不力,缺乏必要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人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一个单位没有制度或有章不循,势必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特别在人们强烈呼唤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今天,更应该让“墙上老虎”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