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骄阳似火。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揆楚在省人大办公厅副主任何少林同志的陪同下,乘坐一辆白色面包车,前往位于渭河之滨的陕西省区域地质研究院,探访自己结交的一对困难职工朋友——辛全民和王彦珍夫妇。
车到研究所,听完院领导的情况介绍后,刘主任提出先去看望自己的困难职工朋友。这两个朋友的家在六楼。刘主任前几年患病至今左腿和右手行动不便。上楼时,随行的同志试图搀扶他一下,刘主任笑一笑,摆摆手说:“我能行。”硬是靠右腿带着左腿;慢慢地爬上了六楼。一进门,刘主任便对小辛和小王笑呵呵地说:“我今天是来认门、认人、拉家常,看朋友来的。”在得知小辛夫妇还不到40岁时,刘主任含笑说:“和我孩子的年龄差不多。”随后又幽默地讲:“我们是忘年之交。”
前年,小辛夫妇先后下岗。不久前,在院组织的帮助下,他们在该院门口开了一个小食堂。刘主任便询问食堂的经营状况,小辛夫妇面有难色地答到:“一天收入只有几十元钱,有时甚至只有十多元”。刘主任随即便鼓励他们:“敢撑起这个摊子就不错。万事开头难,你们要有信心。再就是要办出特色,有了特色,吃饭的人就多了。要办出特色,就要不断学习,向书本学,向内行的人学。”
当谈到学习的话时,小辛不无感慨地说:“过去长期在野外搞地质采样,我已经快40岁了,‘人过三十不学艺’,学不进去了。”刘主任和颜悦色地对坐在身旁的小辛说:“你今年才38岁,高中文化,年富力强,正是学习干事的时候,社会发展这么快,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你来日方长,更要抓紧学习。小王过去当过炊事员,也懂一些烹饪技术,办好食堂是有希望的。”
这时,刘主任拿起笔对小辛夫妇说:“我把我家里和办公室的电话、地址给你写上,欢迎你全家到我家中做客,可以写信,也可以打电话。”说着话,刘主任从口袋里掏出500元钱,递给身边的小王说:“这点钱是做朋友的一点心意,帮你们解决一点困难。你们一定要收下。”在互相推让之中,小辛夫妇终于心存感激地收下了这笔钱。
起身时,刘主任提议大家去看一下小辛夫妇开办的食堂,并一再声明,今天不在这里吃饭,等小辛和小王的食堂办出特色以后再来就餐。食堂,其实是临时搭建的两间料库改做的,十分简陋,刘主任边看边问,建议卖一点蒸好的凉皮,做夏令快餐经营,并一再叮嘱,夏季要特别注意干净卫生。小辛在一旁表态,过夜的食品绝不出售。
在返回的路上,刘揆楚一路上还在念叨着,如何帮小辛的食堂办出特色,店堂要如何找人给装修,小辛怎样学会经营管理,小王怎样提高烹饪技术…… (王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