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淳
对青少年犯罪现象稍加考察,即可分出类型:一、群体类。颇有黑社会性质,老大发号施令,军师筹划,打手行暴,小弟望风,喽啰销赃,颇有江湖习气的真传;二、模仿类。按照电视电影和书本里描写的办法,横行霸道于校园,混迹于娱乐场所,勒索同龄人,强收保护费,干出一些连大人都瞠目的事;三、故意类。个人、家庭不幸,心灵中怀着过多的抑郁和不满,破罐子破摔,铤而走险,滑入泥淖而不能自拔。四、误导类。被俄罗斯《莫斯科新闻周报》称之为“缔造牺牲品的游戏,在我国的电视上触目惊心着”。少儿广告充斥画面,一边挤眉弄眼,打扮怪异、弄虚作假;一边被铜臭吞啮着稚嫩的心灵。
细分下去,还可分出许多,点到为止更好一些。
人生紧要处,只有那么关键的几步。儿童少年正处于意识、思想、标准形成的朦胧期,关键几步的内涵更加丰富、直接、久远和现实。家庭、学校、组织和社会切不可大意和松懈,都来关注青少年犯罪的匡正和防范。扶娃走好紧要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