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是一个因煤而兴的中等工业城市,全市80余万人口中,职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自1986年推行养老保险以来,铜川市在1993年率先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并于去年实现发放率100%。截至目前,全市参保企业435户,参保在职职工47029人,离退休人员15074人,每月发放离退人员养老金559万元。
社会化发放是减轻企业负担和实施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的重要步骤,也是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有效途径。但是,发放过程中出现的冒领养老金现象造成了基本养老基金的严重流失。为此,铜川市有关部门经过研究,通过年度发放“光荣证”来调查离退休人员生存状况的方式来遏制虚报冒领离退人员养老金的行为。1999年后半年至今两年以来,已查出死亡未报的离退休人员57人,防止每月养老保险基金流失近2万元。
记者在铜川采访时看到,那张“光荣证”正面居中印着“光荣证”三个字及年月日,下面是铜川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名称;背面印制有关要求,其内容是:“请离退休人员将‘光荣证’佩带在上衣左胸前,照二寸免冠彩照一张,于3个月内寄回原所在单位,否则停发养老金。”后面留有养老金举报监督电话。
据了解,那张“光荣证”由铜川市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在每年年初随同慰问信及最新养老保险政策一道寄给离退休职工。离退休人员再将照片及时返回后,方可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若超过3个月照片仍不返回的,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更换本人存折,二是将离退休金暂挂银行帐户,先不打入存折。这样一方面督促离退人员及时返回照片,一方面有效地堵住了养老金的流失。
另外为了预防意外,确保离退休人员的利益不受损害,对超过6个月仍不见返回照片的,他们便派工作人员赴离退休人员居住地调查,查看离退休人员是否健在,然后决定其养老金是否停发。
铜川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每月要及时足额地发放15074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559万元,发放“光荣证”这一做法不仅沟通了社保机构与离退人员的关系,同时也解决了冒领现象,保证了“养命钱”安然无恙。
据省社保部门介绍,发放“光荣证”这一做法比较经济,易于操作,也是防止养老保险基金流失的有效途径,值得各地市借鉴学习。
■本报记者 宋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