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本是大学生们难得的休息时间,可为适应未来社会角色,近年来,大学生暑期更热衷于社会实践。今年,这种风气更盛。
据了解,在西安市南郊一些高校中有近一半多的学生没有回去与家人团聚,尤其是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在假期更显得“忙活”。
大学生们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西北大学财会专业大一学生李芳萍早在一个月前就忙着应聘,她说只要能挣钱能接触社会,再苦再累的活也干。这不一放假,她便兼上了三份工作,促销、发广告、家教,累得这位富平小姑娘够呛。
家在西安市就读西安交通大学的李阳则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实践工作,他经同学介绍到一家旅游网站作网页设计,这家网站是由两位在校博士生融资创办的,工作人员全部由在校大学生组成,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负责技术工作,学中文的学生担任文案,管理专业的学生则在设计、统计问卷方面得心应手。
对于这种广泛的社会实践,老师、大学生们认为,这样做,可以帮助即将走出校门的学子形成平和、实际的择业心态,尽快适应未来的社会角色。有些商家却不这么认为,前一阵子,西安市东大街一家快餐店招聘几名服务员,前来报名的竟有近百名大学生,招聘者认为,学生找工作,显得饥不择食很盲目,他们要找的是长期稳定的员工。
看来,大学生们虽怀一腔实践热情,但眼下社会就业压力很大,僧多粥少。学生们即便要找一份体力活,也很不容易呢。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