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择业的眼光

2023年10月16日

报载一个叫赵扬的大学生,从江苏省党校毕业后,放弃了原本可以进入仕途且有份稳定收入的金光大道,应聘于南京一家生活服务公司,从事擦皮鞋行当。凭着个人实力和市场磨练,赵扬奋斗二载有余,现已成为南京服务业中一颗“明星”,央视和日本一家电视台都对他进行过专访。但对赵扬来说,选择擦鞋匠这一职业,其最大收获还是他不仅从中战胜了自己,也改变了当地社会对服务业低人一等的世俗观念。初涉社会,有这种勇于挑战的精神垫底,今后还有什么样的人生委屈或难关不敢闯呢?

曾闻人云:求职者,尤其是涉世伊始的年轻人,在选择就业岗位时,首先不在于能挣多少,而在于能学多少。这话有道理。今日之世界,一方面那种厮守单位“从一而终”的时代已经或正在淡入历史;一方面知识经济日趋迫近,即使曾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训练,倘不能与时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怕也不免成为明日黄花,难于适应竞争环境的。尤为紧要的,作为一个健全的现代人,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其职业道德,不怕吃苦和乐于与人合作的精神,等等,亦是不可或缺的。如是,所谓“能学多少”,其“学”,便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了。其实,无拘中外,不管古今,举凡事业成功者,或拔乎其类,脱颖而出者,多是从平凡、琐碎乃至被人视为“低贱”的工作做起,并有意识地磨砺自己,吸纳一切有益有用的东西。一旦羽毛丰满,自是高飞而起了。即便从谋生来说,现在也成了“能学多少”,才能“挣多少”。总是知识“透支”,是不行的。 ■柯喜堂

上篇:广告
下篇:不让一名职工中暑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7/20010713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7/13/31640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