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日前在周至县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了解到,该地发现的大熊猫实体数与毗邻的佛坪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不相上下,但如何使保护区更加“自然”已成当务之急。
1996年成立的周至县城自然保护区,占地1.2万公倾,东为周至国家级金丝猴自然保护区,西邻眉县,南面是佛坪保护区,北即为秦岭主峰。这个保护区海拔在1430米-2904米之间,植被茂盛、溪流纵横、气候温和湿润,适于大熊猫的生长繁育。
管理处主任王培毅说,由于这里路途艰险,故植被、水文、古遗迹均少受人为干扰,保存较好,为“纯净”保护区。该区已和美国哥伦布、圣地亚哥天然动物园建立了协作关系,并得到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助,成功地抢救了金雕、麂子等野生动物,今年还配合有关方面开展了大规模的熊猫调查活动。同时,在辖区内他们主动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定期上山巡视,有效地保护了野生动物的完整栖息地。
谈到目前老县城佛坪厅遗址正在升温的旅游热,王培毅说,这个区域内可以在维护原有生态平衡的条件下,适度开发,但不应以旅游为主,以免大量人流带来的副作用,应以驯化野生植物、建立中药材基地为主,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开展种植,促进经济发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报记者 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