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烈日下,不少人选择了躲在伞下寻求庇护。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抗紫外线晴雨伞,那么究竟这些伞防紫外线的能力有多大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紫外线的生物学效应:紫外线分为UVA(315纳米~400纳米)、UVB(280纳米~315纳米)及UVC(100纳米~280纳米),其中VUA段的紫外线能被地球臭氧层吸收,UVB段对皮肤的伤害最大,具有明显的致红斑和致角膜、结膜炎效应,是造成皮肤癌和白内障的“杀手”。看一把伞能不能防紫外线,主要是看其紫外线UVB段的透过率。
为增强紫外线透过率的可比性,有关人员在试验过程中测试。在这几种材料中,防紫外线能力最差的为尼龙绸,最好的是报纸。
近年来防紫外线伞多采用银胶伞面,但是银胶伞面使用过一段时间,由于风吹日晒银胶可能部分脱落,尤其是与伞骨接触的部位更加明显,造成斑驳的现象影响外观,如果银胶涂层在伞的内部既不易剥落也不会影响伞的外观。
(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