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哈尔盖的鸟鸣

2023年10月16日

□文/刘谦

颠簸在充满神秘色彩的青藏高原,不由得人会生出无限的遐想。只要踏上这片地球村的屋脊,思想之鸟的翅膀自然就会呼呼作响。

我现在就与这样一个美妙的境遇邂逅在海拔4300多公尺的哈尔盖。如果没有铁路,我当然不便来,如果不是因为铁路,我当然不会遭遇哈尔盖的洗礼。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哈尔盖连江河源的知名度都不及,但正是这个小小的不起眼的地方,却是朋友郑重向我推荐的首选之地。

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青藏铁路;没有几代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就不会有青藏线的今天。这是现象背后的本质,还是理解这条铁路的钥匙,我说不清。哈尔盖这顶黑色的大帐篷,自古以来仅供牧人歇脚的地方,已然是一个整洁的小市镇了。街舍俨然,阡陌纵横,车站广场上聚拢着一堆一群的藏族同胞,透过这古褐色脸膛的注视,我感觉到了他们眸子中的祥和与安适,散落在他们身后的还有几家飘香的饭馆和招牌鲜艳的理发馆,看得见不时有精神饱满的铁路工人进进出出。极目远眺,天低地旷,远不见山,近不显峰。褐色的高原一律沉默着,舒缓的丘陵上浮云般游走着大片大片的牦牛,亦或是牛羊的牧歌。我知道,不远处就是著名的天骏草原,只可惜,在这焦苦的高原四月,丝毫也看不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泱泱气象。

“刚察县过去只有一棵树。”我听懂了同行者的话,知道这个只有一棵树的刚察县境,其实要比十几个繁华的香港还大。被称作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对于生命而言无疑是个畏途,但正是这片生命的禁区里却生长着藏红花、冬虫夏草这样的珍稀物种,生长着最具生命力的高原之舟牦牛,生活着虔诚的藏、蒙、撒拉等各族同胞。现在,在这片最原始古老的高原上,一群先进生产力代表的产业工人,把铁路这个梦之路带上了这片荒凉的高原。很快,这条梦之路就要翻过唐古拉山口,向拉萨进发了。

越过一片正在修葺的街道,我漫步在铁路工人一砖一石磊起来的高原小镇上,耳边回响着车辆工区小伙子们豪迈的歌声,眼前闪烁着水电工区温室大棚里嫩弱的菜苗,在这一片嫩的让人心痛的绿色中,我仿佛看见了工友们挖地一米多更换冻土的艰辛,看见了工友们从遥远的西宁小心翼翼的购买菜苗的身影。我知道,这一切或许就是哈尔盖人充满爱的追求与奉献。

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工务段的大院,眼前不由一亮。交叉排列的灌木,有形有状的花园,成行成排的树木,这里有上万棵大树!差不多刚察县内95%以上的树都长在这个院子里。恍惚之间,象是置身在古城西安的秋天。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在这片高原上,连青海湖中的黄鱼,也一年只能长一两重,这片茂密的树林多么难得,多么突兀,又是多么的和谐。就在我沉思的片刻,一阵悦耳的声音打破了我沉默的心境。

——鸟鸣!

真的是鸟鸣。我急忙循声望去,整个院区静悄悄的,除了微风中颤抖的枝条的阴影,什么也看不见。我多想看一眼这鸣叫着的高原精灵,看一看它的倩影。可是,除了这一声声清脆的鸣叫,和谐如天籁般的鸣叫,我根本看不见它隐身何处。同行者充满自豪地告诉我:这鸟是铁路带来的。是啊,何止这些呢?这鸟鸣不是也在延伸着铁路吗?看着树影下自豪地微笑着的哈尔盖铁路人,我想象得到随着青藏铁路向拉萨的延伸,这片古老的高原将会出现怎样一个精彩的未来。感念你,哈尔盖!感念你,为哈尔盖的今天奉献青春的铁路人。

大地,再贫瘠的大地,只要有了鸟,便有了希望。

上篇:名人廉政轶事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7/2001072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7/25/31680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