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天气酷热,为啥预报不高?

——访陕西省气象台副台长侯明全

2023年10月16日

近来,全省各地连续高温,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耐,7月23日又是一年当中气候最热的大暑日,可不少人发现,所有的气象节目中却从未预报过有40℃的高温天气,人们怀疑气象部门是否把温度故意报低了些?为此,记者近日采访了陕西省气象台的侯明全副台长。

问:侯台长,你怎样看待人们的这种认识呢?

答: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今年我省的持续高温天气是近50年来所罕见的,每天气温最高值均在38℃左右。气象台每天预报的温度是指流动空气温度,不同于人们感觉到的地表温度,两者之间绝对是有差异的。只要预报的气温与气象工作人员实测的气温之差在正负20℃范围内,都认为是预报准确。

问:那么,为什么人们感觉到的温度与气象台预报的温度会有差异呢?

答:气象台每次做预报时,总是千方百计使预报的气温尽可能地接近实测气温,故前一天乃至前几天的“实测气温”成为预测未来气温的重要依据之一,而这个“实测气温”是有严格标准的。世界气象组织为了使世界各地在同一时刻测得的气温具有代表性和比较性,特规定:气温必须在距地面1.5米高、通风良好的百叶箱内用气象专用温度表测定。因为这个高度既可避免地面温度剧烈变化对气温产生的影响,又是人们活动的一般范围。同时又要求气象台的观测场地必须视野开阔,周围无高大构筑物,场内要种标准草坪。按照这些规定测得的气温与人们各自所处的环境、高度、具体位置所感觉到的温度,肯定是不同的。

问:照这样说,我们所处的工作环境存在40℃以上的高温特征,应注意些什么呢?

答:人们感到的温度,不仅与所处的环境、高度等因素有关,还与当时的风速和温度大小有关,而气象台做预报则是严格按照实测气温为依据发布的。当然特殊的工种或夏季露天作业不可避免要受到高温天气和周围热辐射源的双重“炙烤”,气力透支较大,容易中暑,所以应通风良好,劳逸结合,防暑降温,保重身体。

本报记者 李明

上篇:给彩民一个明白
下篇:闻香识身份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7/20010727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7/27/31687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