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面对侵权职工缘何选择忍让

2023年10月16日

时下,很多国有企业,特别是那些还尚未脱困的国有企业,故意伤害职工感情,随意侵犯职工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而身处弱势的职工在强权面前,多为了保住饭碗,选择了忍让。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裁减富余人员不可避免,而有些企业决策层把成员分流的权力下放到车间区队,甚至小班长都有权决定要谁不要谁。为了尽可能地少用人,往往几个人的活一个人干,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超时、拉点是常有的事。然而,多干并不意味着多拿钱,甚至连基本工资都拿不到手。有的职工找领导论理,讲《劳动法》,领导不但不听,反而态度强硬:“什么劳动法不劳动法,在我这里我就是法,不想干另攀高就,想干的人多的是。”顺我着留下,逆我着下岗,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改革的健康发展。

在工资被克扣之后,职工仍然选择忍让。某单位有百十号职工,某月工资结算6万多元,人均工资600多元,工资表上做的也是600多元,可实际开资最高的开400多元,最少的200多一点。工人气愤地找队领导,领导以材料费超支、安全隐患没得到及时整改为由来搪塞职工。职工到有关部门去查实,材料费并没用超,安全上也没罚款。职工联合告到企业纪委、监察部门,可纪委、监察部门不但不解决问题,还说工人故意找事,是不安定因素的制造者。职工无奈,职工心寒,只有选择忍让。

有的企业改革竟连职工的劳保福利也改掉了。过去职工的降温糖,降温茶,班中餐,洗理费等统统被取消,有的企业连决不能少的工作服以及劳动保护手套、口罩、胶鞋也都取消了,很多职工不得不自己掏钱到市场上购买。职工为此向有关部门反映过,向报纸投诉过,然而,企业该怎么做还怎么做,无济于事。职工失望了,多数职工叹息,“忍吧,人家能过,咱也能过”。

怕下岗,怕打击报复,是职工最害怕的两点。还有一部分职工认为:劳动部门及工会的维权意识太弱,不能为职工伸张正义,还有的工人认为打官司不一定真能保护自己。因而,万般无奈之下选择了“忍”字。

实际上,越怕越被人欺,怀疑法律更是软弱的表现。惟有坚持斗争不妥协,惟有拿起法律这一锐利武器保护自己,才能为自己争取到应该得到的东西。 ■梁源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7/20010731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7/31/31700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