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劈波斩浪苦创业

——宁陕县水电有限公司艰苦创业兴水电工作纪实

2023年10月16日

在巍峨磅礴的秦岭南麓,宁陕县以河沟纵横,山水相拥而被誉为“绿色瑰室”。该县境内流域面积在5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计120余条,年径流总量13.94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42.7万千瓦,水电开发潜力非常巨大。1991年,宁陕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农村初级电气化试点县后,在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该县初级电气化目标得以实现,县域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冠以“朝阳产业”的水电开发成为了宁陕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负责全县国有控股水电站及自来水公司管理和经营工作的宁陕县水电有限公司,是在原县水电局小水电管理站的基础上改制组建而成的新型水电企业。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经过99年精心运作、艰苦经营,各项工作指标均取得了较大的提高,到2000年末,公司全年发电量1560万度,超计划47万度,比99年增长323万度;售电量1124万度,比99年增长198万度;发电收入323万元,比99年增长34万元;上交税金44万元,企业一举走上了扭亏为盈之路。

狠抓改制 强化管理

在简朴的公司办公室,为宁陕水电事业奔波了20余年,一直奋战在建设第一线的老共产党员、董事长马兴德告诉记者:“我们肩负着振兴全县水电产业的重任,扭亏只是刚刚迈出的第一步。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它与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密不可分,也是全体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为切实加强党对企业的领导,公司先后成立了宁陕县水电有限公司党支部、渔洞子、土地梁、白家咀3个骨干电站党支部,并及时建立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廉政建设、党建工作报告、党员岗位目标责任制四项制度,积极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学习,通过扎实深入的“创佳评差”、“建功立业”竞赛及“警示”教育活动,在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了为广大职工谋福利的工作宗旨,也使职工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体职工万众一心,为争创一流员工、一流企业、一流管理,一流效益的奋斗目标,开展了比学习、比技能、比成绩、比贡献的新风尚活动,企业的形象焕然一新,精神文明建设落到了实处。公司系统4个党支部先后评选出了3名县级优秀党员和1名地区级的优秀公仆,2名企业党员标兵,接纳了4名预备党员,这些人在企业中都起到了模范表率作用,成为中坚力量。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体制模式影响着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活动,董事长马兴德,总经理储成武一班人清楚地意识到,只有建立一个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充满活力的新企业,才能盘活固有的资产,挖掘企业发展潜力,为此,他们经过扎实细致的工作,针对各企业不同状况,对辖内7个水电站和自来水公司进行了灵活多样的改制。渔洞子、土地梁、凉水井3个电站,实行了职工入股,国家配股,企业增股的股份制改革;关口红星两个电站采取租赁承包形式。高桥、烧坊坪、蔡家垭、徐家坪4处小电站进行了产权置换,并为公司安排了4名职工。两河电站由内部职工购买,转换经营机制。白家咀电站调整了内部机构,实行发、供电统一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来水公司资产评估,产权界定等工作就绪,待城区供水工程结束后,即可实行全面改革。改制后的各个企业,责、权、利明确,职工主人翁思想和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效益日渐显著,为公司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要发展,管理是挥之不去的永恒主题。为了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马兴德一班人重新制定了公司发展规划,继续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及时修订了“考勤管理办法”、“财务管理”等6项制度并下发到基层,宣传到个人,使职工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企业的管理进一步趋于规范化,科学化。针对某些企业机构重叠,编制繁冗,发供电矛盾突出,人为的造成企业效益不佳,公司果断压缩机构,调整班子,并及时对各级领导进行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科技等内容的专题培训,不断提高了管理者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使电站的面貌日新月异,整体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人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具积极意义的因素,为此公司加强了共青团、工会等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其在企业中的能动作用。组织职工进行业务技能培训,经过考核,97名职工取得了高级技术等级,17名取得了中级等级,成为企业的骨干,为企业向现代化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他们推行工效挂勾的管理办法。根据各站的实情,实行任务到站,超产奖励,减产惩罚,有力的调动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突出重点 寻求发展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竭尽全力争取全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大项目是马兴德、储成武一班人制定的公司发展总盘子中的重中之重。

宁陕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主宰宁陕县工业化步伐和实现经济新腾飞的关键性基础设施建设。在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公司动员全体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程建设当中,解决了跨县施工的一个个难点,巧妙的处理了建设占地与农户耕田的诸多矛盾,保证了工程施工顺利进展。2000年底共完成了58杆公里、198基杆塔线路架设和变电站全部工程,完成总投资4100万元,给宁陕水电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新的里程碑。

池河是宁陕县第二条大河,是汉江一级支流,年均流量2.24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8.2万千瓦,可开发量2.1万千瓦,2000年,县政府就已将其纳入重点水电梯级开发之列。太山水电站装机容量6000千瓦,总发电量2235万千瓦时,预计投资6000万元,年售电收入可达670万元,是池河流域梯级开发的龙头电站,也是该县目前规模最大,效益最高的一项能源建设项目。县委、县政府对此项目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列入2000年十件实事之一。作为承办单位的水电公司更是把此项建设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大气力常抓不懈。在取得省计委1999年的立项批复后,公司督促地区设计单位完成了太山电站初步设计报告和地质设计报告。协同主管县长和设计单位负责人直奔省计委、水利厅组织专家评审,争得了省水利厅对初设的批复文件,攻克了动工前的最后一道难关。万事俱备,只欠资金,公司一班人历尽了千辛万苦,数次的北上南下西安、安康等地四处游说,八方求援,还赴中原郑州,寻找各路财团及外商投资建设。同时向县农行申请贷款,但终因资本筹措未果,使工程未能如期开工,总经理储成武告诉记者:“宁陕水电开发蕴涵着无限商机,石泉至宁陕国家110千伏电网的顺利建设,将为池河三级电站的开发提供可靠的输电保障。尽管资金问题成为建设难题,但我们仍然完成了电站三通一平等基础工作,并积极配合县政府以便将太山电站建设列入省政府世行扶贫项目。这是一项经济评价好,风险性小的项目,我们也热忱欢迎有志之士前来合作开发。”

在狠抓太山电站项目的同时,公司一班人克服资金短缺困难,精心组织,巧妙安排,加快城区供水工程施工,到2000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大坝砌至842米高程,累计完成土石方1.5万立方米,浆砌石0.5万立方米,浇筑砼0.25万立方米,完成投资350万元。

MO-STC复合材料特种陶瓷制品开发是宁陕县水电有限公司抓住安康“两会一节”的有利时机,经过大量分析调查,签定的合作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指导下,公司及时申报立项,并被列为省、县世行2000年的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年产值420万元,利润95万元,税金23万元。99年11月在广货街镇动工兴建,已完成了厂房、职工住房等设施建设,现正在组织设备采购和调运。它的建成,复活了县碳化硅厂,也给电力销售找到了出路。公司领导一班人以敏锐的洞察力,给企业寻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宁陕县水电有限公司成立尚不到3年,各项工作进程收效甚微。但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水电局高文友局长,杨亿德书记一班人的支持下,随着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农业水利向都市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推进转变,宁陕的水电事业一定会发展到一个新的经济高度。到那时,我们才真正无愧于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寄托和厚望……”听了马兴德董事长一席肺腑之言,记者被深深打动,面对这个由老中青三代人齐心撑起的新型水电企业,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宁陕水电事业雄伟构想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

宋一秋

上篇:广告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7/20010731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7/31/31701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