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巴县一个全省有名的村办小煤矿,它不但煤质好、效益高,且管理井井有条,连续多年被省煤炭厅评为全省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它就是镇巴县盐场镇响洞村煤矿。而该矿的领头人就是“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汉中市“乡镇企业家”刘昌华。
响洞村煤矿,位于川陕交界的巴山深处,贫穷落后一直困扰着当地人民,1978年,村上决定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办煤矿,从此现代工业文明开始照耀这个贫穷落后的山沟,村上的小伙纷纷下矿井,当矿工一时成了周围人羡慕的对象,尽管那是个年生产能力3万吨的小煤矿,可它成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希望。矿长刘昌华就肩负着这样的重担。20多年来,为了群众的重托,刘昌华一心扑在工作上,带领全体职工顽强拼搏,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使该矿由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全县效益最好、贡献最大的乡镇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由83年的7.6万元增长到目前的17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从83年的11万元增长到120万元,从业人员从当初40多人增加到140多人。目前该矿投资120万元的扩建工程已交付使用,它将为企业注入无限生机,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将再增一倍。
一个地方小煤矿之所以能稳步发展,取得如此大的成绩是与矿长刘昌华的科学管理分不开的。在多年的经营实战中,他不断总结学习,归纳出一整套系统的规章制度,《安全制度》、《生产制度》、《爆炸物品管理制度》及技术员、矿长、工作人员责任制等一系列经营管理制度,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虽是地方小煤矿,可从管理及制度方面不比其它煤矿差。由于科学严格的管理。1999年被省乡镇企业局评为陕西省乡镇企业基础管理“优良级企业”。
安全生产是矿山企业的生命线。刘昌华在工作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矿上成立35人组成的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全矿的安全工作,井下各作业班组又配备21名专兼职安全员,而他一直是主管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他多次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的业务培训,经多年的刻苦自学和生产实战,掌握了煤层地质,井下开采,矿山安全等基本知识和专业技术,并取得了矿长安全资格证。他敢于负责、大胆管理,并常年坚持到井下检查安全、跟班作业,他长期执行一人受伤全班不得奖的连带责任制,使全矿职工养成不但关心自己,同时也要关心他人的良好风气,及时发现查处安全隐患,自觉抵制“三违”的发生。尽管该矿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顶板破碎,安全生产难度大,但在刘昌华的精心管理下,该矿成为全县乡镇煤矿中最早达到“五消灭”的煤矿,从78年至今连续23年无伤亡事故。曾于1983年获汉中地区行署“连续五年无伤亡事故奖”,90至95年又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村办矿技术人才奇缺,他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来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一方面组织培训班,抓职工技术培训,请专家来厂讲课;一方面派出去到大专院校进行学习,几年来有82名职工先后参加了省、地、县、国营重点矿的职工培训学习。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他在常年坚持自学的基础上,又到北京地质管理干部学院学习提高并获得了工程师职称。
任矿长20年来,刘昌华为煤矿发展壮大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村上群众对他以极高的评价。在去年六七月,镇巴发生洪灾,处在山沟中的响洞煤矿也被洪水包围,他和职工一起投入到紧张的抗洪抢险第一线,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他没黑没明,坚持在现场指挥,当时倾盆大雨,有三名职工被困在水中,为了抢救三名职工他亲自指挥,当把这名职工救上来后,他却晕倒了,当他从昏迷中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企业灾情过去了没有”。在抢险、救灾的那段日子里,他晚上打吊针,白天去抢险,结果被累倒了。就偷偷住进了医院,但他还想着企业,要不是一职工去医院看孩子,无意中发现了矿长在住院,感动的为他送水送饭,多少人为矿长的这种精神所感动,职工们常说“刘矿长真是我们的好矿长”。
挖煤是个累活,刘矿长对职工生活特别关心,职工思想上有情绪,他细心开导,职工有错误,他耐心帮助,职工家中有困难,他全力支持,特别是那些因工受伤的职工他更是关怀备至,送药送饭,直到伤愈出院,还要亲自送到家中,安排好一切事宜,让受伤员工及家属心悦成服,这才放心离去。他觉得工人受伤都是他管理没做好,出了工伤,他既对不起职工,也对不起家属,只有对他们更多的关怀才能弥补自己的过失。
目前响洞矿已成为当地的利税大户,村上的公用事业也因煤矿的支持而获得迅速发展。83年以来,该矿累计上缴国家各种税费140多万元,上交村委会利润140多万元。今日响洞村面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所村级小学校全焕然一新,为全村新架设供电线路16公里,长期困扰全村村民的照明和农业用电问题得以解决,还新建了村办公室和村农技校,卫星地面接收转播站的建立,使各村80%的农户都能看到电视。同时村上农田水利,人畜饮水,村级公路、五保特困户的困难补助等各项公益事业都得到了发展。使村民享受到企业的实惠。87年以来,每年进矿务工的村民达70多人,由于有了稳定的收入,这些年人均都在两三年后脱了贫。目前响洞村年人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居全县之首,他们正向“小康村”迈进。
20年来,刘昌华所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同时党和政府给了他一系列荣誉,1991年被评为渔渡区优秀党员、汉中市兴办企业先进个人、省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盐场镇人大代表等。94年元月5日,刘昌华赴京出席了全国煤炭工业劳模表彰大会,受到国务委员邹家华、副总理和煤炭部长王森浩的亲切接见,并颁发了奖章和荣誉证书。
由于刘昌华在管理上精打细算,量入为出,为企业发展壮大积累了资金,尽管目前投资压力很大,但企业还保持着既无内债、也无外债的良好局面,企业有刘昌华这样的人掌舵,必将在今后的发展中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臧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