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在时下,“情结”这个词儿挺时兴,不是这个“情结”,就是那个“情结”,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大家最欣赏的还是“百姓情结”。因为作为一位人民“公仆”,有无“百姓情结”,确实不是一件小事。
乡党委书记的好榜样吴金印,对于“百姓情结”有个形象的比喻:“老百姓养一头猪,一年能换几百元;养一只鸡一年能下一罐鸡蛋。咱当干部的吃的是人民种的粮食,花的是人民缴的税款,如果不替群众办事,还不如一头猪,一只鸡。”这个比喻也许是“土”了点,但却很朴实,也很尖刻,生动地反映了吴金印的无限深厚的“百姓情结”。
相比之下,我们有些党员干部的“百姓情结”就差了一些,甚至“等于零”。尤其是在一些国有企业中,这种情况就更为严重。这些企业领导,无论是制定厂规、厂纪还是在利益分配中,都是为自己考虑的多,为广大职工考虑的少,为自己谋私利多,为广大职工谋利少,就连一些“穷庙”里,也不乏“富方丈”,哪儿还有什么“百姓情结”可言呢?
因而,作为国有企业领导,若想真正实践“三个代表”,就应该像吴金印那样,多一点“百姓情结”,老老实实地为职工群众办点实事,请勿再在那儿唬弄职工了。
(赵德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