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企业职工档案是企业劳动、组织、人事等部门在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选拔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职工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文件材料。但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变化,企业职工出现流动,随之便产生了职工档案不能及时接转和妥善保管的新情况,该转走的未转走,该转进的未能进,有的成为腰包档案,有的企业则把职工档案弄丢,为职工档案的有效使用造成困难。
某运输公司职工毛某解放初参军,后转到铁路和建筑行业工作,最后调到某运输公司工作。到退休时有两个问题需要查证:一、1981年3月他在装车时胳膊受伤,单位承认是工伤,但没有按工伤对待,需查证是否有劳动部门的工伤认定书;二、他的退休工龄该怎样算计?但该公司书记称,档案不在了,以前的事不管。某钢厂职工刘某已到退休年龄,当本人提出查阅档案给他提取他在岗时应提的工资时,但企业说档案不见了。
从上述情况可知,职工利益因档案管理不善会造成很大损失。为充分发挥职工档案的应有作用,笔者按照《档案法》提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应切实做好档案的转移工作。在当前许多职工会下岗、失业、再就业,还随时会有大批职工退休的情况下,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该认真做好职工档案的接转工作,要把档案接转落在实处,不能成为腰包挡案,更不能丢失。
其次应严肃档案管理纪律确保档案安全。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要建立必要的制度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档案。另外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亦应对辖区内的档案工作进行定期监督检查,促使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职工档案的应有作用。
■宋宗合 刘树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