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对不起,我不能逗你玩了

——业余魔术师田永生匆匆离去

2023年10月12日

8月13日下午4时许,一位毕生都在为撩逗人们好奇心而殚精竭虑的人走了!72岁的老汉行色匆匆,没有给亲友们留下一句遗言,但人们却似乎在他闭上眼睛的那一瞬间读懂了他的遗憾:对不起,我不能再逗你玩了……

落叶归根,老人的遗体当天就被几名工人护送到了他的故乡大荔。(老人在家乡已是四世同堂)然而,在搪瓷厂家属院的一间小平房里,数百名工人却为老人设起了祭奠的灵堂,吊唁的人群川流不息。15日清晨,上百名工人又自行结队,远赴大荔为老人送行。

这是一位永远被工人群众惦记着的人,因为,他一生都在为群众制造欢乐!他不是明星大腕,他是位极其平凡的老人。从16岁当学徒他就在工厂,以后当干部、最高职务也不过是个小科长,在搪瓷厂直干到退休。退休后老汉仍与工人弟兄们难舍难分,厂里给他分的那间小平房成了“人市”,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一有空就到这里来,听老汉说笑,看老汉摆弄魔术道具,玩几手让你永远搞不明白的“把戏”,让平凡的日子充满欢笑。

但是,这可不是一般的玩,老人是玩出名堂的人。1986年,天津电视台拍摄了一部20集的电视专题片《中国魔术大观》,邀请了全国30多位魔术大师,全面展示中国魔术的实力和魅力。电视台邀请的唯一的业余魔术师就是田永生,并且给了老田半集的“地盘”。

在全国历次魔术大赛中,田永生与专业魔术师同台竞技,曾为西安市捧回过铜牌。老田的魔术不仅得到了国内权威的魔术大师——李周化等人的高度赞赏,而且多次与海外魔术师们交流技艺,赢得了“洋人”的喝彩。《魔术与杂技》曾多次报道过田永生。

田永生带过十几个徒弟,其中多数都成了魔术杂技团的台柱子。但老田却始终没有离开过工厂。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起,老田就组织了搪瓷厂职工魔术队,他既是主演又是队长,带着一帮子弟兄们坚持利用业余时间为群众演出。工厂矿山、军营、学校,甚至在职工的婚礼、生日聚会上,老田和他的魔术队一请就到,风雨无阻,而且从不摆谱,也不索取报酬。老田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耍哩么,只要能让大伙开心就好!”

田永生和他的魔术队向群众演了多少场?老田从不记数,但享受过老田带来的欢乐的工人们心里有数。40多年来,老田为大伙至少演了2000多场!

田永生是中国魔术艺术委会委员,省市魔术杂技协会理事,在全国魔术界都是叫得响的名流。但这老汉却从不把这些光环当作炫耀的资本。他始终把自己当作工厂里一名普通职工。老汉性格开朗随和,跟厂里的大小人物都“逗着玩”,厂里的男女老幼都管他叫“老田”,连那些本该喊他爷爷的小家伙们也敢跟他“逗”。

近些年,老田年岁大了,上台表演的时候少了,但对魔术的迷恋却丝毫未减。他和几位几十年来一直跟着他东跑西颠耍魔术的老工人一起潜心钻研魔术道具,并且自己动手制造。在历次全国魔术道具交流会上,老田自制的道具一出手就成为会上的亮点。会后还常有人不远千里到西安向老田求教。

就是离去的前一天,老田还打电话给他的弟子——省魔术杂技协会理事王静。老汉说:“下个月上海有个魔术交流会,我打算去一趟,和同行的朋友们见见面。这恐怕也是我这辈子的最后一次了。我老了,以后陪大伙玩的事就靠你们了……”

但是……老汉却匆匆地走了!

世间从此少了一位让老百姓开心的人!

想到这些,几十年在老田带来的笑声中走过风风雨雨的老工人们不禁潸然泪下……

师傅们,请拭去你眼角的泪。老田说过:我一生就怕看人哭,所以我就变着法的让人笑,逗你玩!

那就让我们“笑”着为老田送行吧! (徐剑铭)

上篇:女孩
下篇:书法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8/20010817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8/17/29977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