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文/徐建华
独自一人,我来到云南丽江古城,来到我梦中朝思暮想的香格里拉。
青石街弯弯曲曲,蓝得像复写纸一样的天空上,白云舒卷,目光越过古城仄仄斜斜的老房子屋顶,玉龙雪山像神祗一样端坐在天空下。我久久地注视着它白云缭绕的山顶,仿佛有一缕圣乐自远空传来,久久萦绕于我心。我以为是自己幻觉,但圣乐却越来越响,一个苍老而颤抖的声音悠悠喊道:“八……卦……”随即,一锤响锣,笙箫磬钹齐鸣,纳西古乐把我引入一处老房子。美妙的旋律在回环往复,我沉浸在这远古的音乐中,心中涌起一阵阵颤栗,这是愉快的审美的颤栗。据说,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队,年龄最大的九十三岁,最小的七十岁,他们弹拔的乐器都是几百年前传下来的:五十弦瑟、十三弦筝、七弦琴、大型琵琶等;曲目则更古老:唐朝李后主的《浪淘沙》、张养浩的《山坡羊》、李隆基的《紫微八卦舞曲》……古乐仿佛带着我来到天堂,我不禁往头顶上仰望,一颗一颗星星又大又亮,仿佛铜钉一样钉住夜的黑袍,一个很老的纳西族妇人穿着一种叫“披星戴月”的服饰在拄杖聆听,她那安详、迷醉的神态仿佛回到生命最初的纯真与童稚。我久久注视着她,注视着这片净土上诗意的灵魂。后来某一天,在松赞林寺幽暗肃穆的殿堂里,活佛给我带上佛珠的时候,我像受洗的婴儿一样,湿了眼眶,我明白,这里是神的国度啊,凡走近它的人都能得到灵魂的超渡,感受它伟大的慈悲。在这里任何时候,从任何角度,你都能看到香格里拉山顶的经幡在风中日夜翻飞,倾诉着人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冰清玉洁的雪山耸入云天,山下杜鹃花铺天盖地,一望无际。我从未见过那么广阔,那么绚丽的杜鹃花,那是大自然献给神的花环。
但这里不是天国,它还是一片凡尘俗土。你沿着任何一条街巷走,都可以看到老房子,老房子一律用红漆漆着木门木壁,收拾得一尘不染,看不到一点破败凋蔽的模样。家家门前流水潺潺,用石板搭一横桥,无数垂柳沿溪而植,令人疑为水乡江南。清晨,空气清新得让人想歌唱,一个人静静地走,石板小街上有纳西人挑着小葱、芹、香菜叫卖,那是玉龙雪山的雪水浇灌的菜蔬,令人垂涎三尺。小城安静极了,偶尔有背篓的老人和喇嘛无声走过。一些树上常常看到硕大无比的蛛网,网上沾着浓重的露水。而丽江的大街小巷也像一张蛛网,我在丽江转了三天,竟然没见着一条死巷和围墙,据说明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赐纳西土司以“木”姓,土司为了与百姓和睦相处,乃命纳西百姓一律姓“和”,谁家也不许修围墙,以防“木”被“困”。我临离开丽江时,就在一家“和家旅栈”前留影,我拍下一筒一筒胶片,我想把丽江带走,但这是怎样一种妄想啊。
哦,丽江;哦,我梦中的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