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没有共产党、没有郑局长,就没有王兴民的今天,他硬是从死亡线上爬了过来。”说起郑局长帮扶丈夫的事,王兴民妻子的眼泪就往下掉。像王兴民这样被领导干部帮扶的困难职工在安康市汉滨区就有810多名。
今年43岁的王兴民是安康市汉滨区农业局下属单位的职工,1997年和1999年两次中风,至今偏瘫,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妻子无正式工作。“交友帮扶”活动中,区农业局局长郑平与王兴民结成了帮扶对子,郑平不但从工资中挤出资金帮助他们,还想方设法解决了王兴民的大部分医药费,区农业局也向有一技之长的王妻提供了低租金门面房,办起了个体缝纫,使他们的生活逐步走向正轨。
汉滨区总工会主席王开俭介绍说,截至去年底,全区有下岗职工3000多名,其中困难职工近1000名,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特困职工有500多名。为了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职工中去,使他们逐步摆脱困境,汉滨区委、区政府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一帮一”活动的同时十分重视“交友帮扶”工作的开展,区委书记杨达才多次过问,研究此事,并研究决定,将交友帮扶外延至城区副科、乡镇正科以上干部,有效地扩大了覆盖面。
在整个“交友帮扶”活动中,安康市汉滨区用“三个代表”的思想,突出“真”“实”,即用真心动真情,知实情办实事,坚持把“帮扶交友”与做好困难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帮助困难职工转变观念,提高技能实现再就业相结合,体现了对职工的尊重、理解和关心。目前该区30多名县级以上干部全部和帮扶对象见了面,交过心;有29名县级领导从工资中挤出钱来解决职工困难,帮助8名困难职工解决了就业、子女就学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1—7月全区县级以上领导个人资助困难职工的资金就达1.1万元。
在“交友帮扶”工作中,汉滨区还特别强调了“五帮”——
——一帮思想疏导。对困难职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释疑解惑,使他们转变观念,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二帮政策落实。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有关社会保障和城镇居民解困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
——三帮子女就学。协调教育部门落实困难职工子女就学减免学杂费等优惠政策。
——四帮逐步就业。主动为下岗职工提供信息、创造条件、寻找就业机会,尽量帮助再就业。
——五帮生产自救。尽量把开发式解困与救济式解困相结合,以自救为主,变“输血”为“造血”。
目前,全区科级干部400余名、企业领导300余名、工会干部112已全面落实了帮扶对象,“交友帮扶”在汉滨区已从上到下,从点到面全面开展起来。 本报记者 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