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寄托了全省178万残疾人及其亲属深切期望的《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8月14日由省政府同意并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
《纲要》确定,“十五”期间扶持全省37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劳动,使其普遍解决温饱,并稳定提高经济收入,逐步缩小与社会收入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完善社会化康复训练服务体系,使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20万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增加特殊教育费50%,大力推广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在“九五”基础上较大提高;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使登记失业的残疾人尽可能得到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安排残疾人就业,使就业率达到85%以上;积极为盲人就业提供条件,培养、培训盲人按摩人员1500名,其中300名达到医疗按摩水平,1200名达到保健按摩水平。
《纲要》在加大解决残疾人生存状况的同时,还注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条件,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十五”期间,地(市)、县(市、区)普遍建立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增强为残疾人服务能力;重视选拔培养残疾人干部,地市残联理事会要有残疾人干部,县级残联要有残疾人;举办三年一次的残疾人艺术节和第五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使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残疾人达到10%,智力残疾人明显增加。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的实现,省残联还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18个配套实施方案。 (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