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眉县五金厂省劳模赵志荣家,县委书记戴征社与他正亲切交谈着。当得知他身体有病,生活困难,工厂不景气时,戴书记拿出300元递给老赵,并留下联系电话号码,让他树立信心,有什么困难直接找他,并告诉他:党和政府不会忘记每一名困难职工。
这仅是眉县党政工领导“交友帮扶”的一个场面。
如今,眉县28名县级领导都有帮扶的朋友。该县把与困难职工交朋友作为一项“一把手工程”。
县总工会主席王高功告诉记者,为了把这项“一把手工程”工作做好,更好地落实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思想,县上专门下发了文件,把“交友帮扶”任务落实到各个单位。
记者在一张《县级、部门领导与困难职工“交友帮扶”一览表》中看到,上至县委书记、县长,下至各部门领导以及“交友帮扶”的单位,职工姓名,写得清清楚楚,便于检查对照。
眉县有300多名困难职工。该县党政工领导去年交了百名困难职工朋友(本报曾在去年8月头版头条予以报道),经全县各级的努力,已有80%的职工基本脱困。今年,该县又交了120名困难职工朋友。各级各部门都将此项活动当作本单位的一件大事,尽心尽力去完成。
记者在县民政局采访得知,局长袁生发交友的对象是县造纸厂职工张淑华。这名困难职工已不是局长一人的朋友,已成为全局职工关心的朋友。不管是谁下乡,只要路过她所住的村子,都要去看看,解决实际困难。夏收刚完,民政局送来两袋化肥,并决定为她儿子免费安装假肢,还按城镇最低生活保险金,每月补助100多元,并准备了一些建筑材料,帮其盖房子。记者还专程到田家湾村一组她的家,她因事外出,她丈夫马胜利说:“这要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那些关心我们的人!”
眉县教育局局长苟金锁交的朋友是本系统小学教师蔡锦荣。他已为蔡老师的家人安排在某校承包食堂,使其困难基本解决。更难能可贵的是,该局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出本系统90名困难教师,进行帮扶。目前朋友之间已见面交心,一些好的谋富之路正在实施中。全局教师还捐款6500多元,以解决困难教师的医疗费。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