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教育部门得知,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向的新教材今年秋季开学时开始推广使用。
据了解,这次教材改革有三大特点,一是各科目分必修和选修两项,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为拓宽和增长学生有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开设的,学生可根据个人志向、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减少了原有课程的课时量。二是在总课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此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4部分内容。开设此课程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如让学生运用数学统计知识计算繁华街道客流量,提出解决交通无序、阻塞等问题。三是加大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在课堂任务和教学目标以及课时安排上都有较大调整。
本报记者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