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次艰难的求医之路

2023年10月15日

俗话说“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但有病由不得自己,免不了要“求医”。要是得了急病又赶上特殊情况则更是难上加难。

近日,西安南郊的姚先生一家求医经历令他们刻骨铭心。

8月18日,星期六。在人们眼中吉祥又普通的一天。长期患病瘫痪多年的姚先生的父亲突然发生排尿困难。这对年近七旬又患多种疾病的老人来说是致命的。姚先生一家由此开始了一场长达5个多小时的求医之路。

由于老人全身瘫痪,加之长期卧床,身体极其虚弱,又排不出尿,根据他们经验,如果来回移动病人,随时可能发生不幸。他们只好“请医生”。令他们一家没有想到的是,在偌大的西安市,名医、名院云集,却让他们在大白天做了一场“恶梦”。姚先生首先来到南郊某高校医务所求救,谁知医生冷冷的表示,他们没有上门出诊的“业务”。面对姚先生“多出钱也行”的恳求也无动于衷,抱着希望碰了软“钉子”的姚先生顿时感到无助。无奈的姚先生驱车在市区狂奔,见了医院、医务所就去求救。在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连续遭数家院所拒绝。

时间在一点一点流逝。这时,家里来电话说,老人生命危急。绝望中的姚先生连忙拨打了“120”求救。没过多久“120”救护车及时赶到了。姚先生一家满怀期望地迎上去,他们揪着的心放了下来,老人有救了!

谁知,“120”再次使姚先生一家深深跌入谷底!“120”医生提出送病人入院。这时患者已腹胀如鼓,姚先生一家恳求医生先给病人导尿。“120”医生先是说没有导尿管,姚先生考虑救护车不受交通灯限制、熟悉购买地点等因素,表示可以请由家属陪同去取或买,一切费用由患者家属负担。但“120”以路远、有事为由推辞。姚先生只好自己去买。但由于不熟悉等原因,毫无意义地折腾了几个来回还是没有买到。“120”表示如不送医院,他们就没办法了。而这时姚先生的父亲已连续八九个小时未排尿了,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面对焦急无助患者家属、急待治疗的病人,“120”医生和那辆带有鲜红十字救护车,连姚先生的家所住的楼都没上,更没有见病人的面,便离去了。当然,他们并没忘记收取出车费。

望着痛苦不堪的父亲,已彻底绝望的姚先生和家人不知所措。几小时碰壁的姚先生不抱希望走出了离家不远的262医院。当时值班的是内科医生李小进。李医生二话没说,拿起急救器械叫上在值班的皮肤科医生齐志强,随姚先生赶往家里。这时,已是当天下午3点钟左右了。

在李、齐二位医生快速而准确的救治下,姚先生的父亲很快转危为安,整个过程不过20分钟,随后又叮嘱家属护理注意事项。李、齐两位医生说,如果再晚一点,将会危及生命。好险哪,姚先生一家终于长嘘了一口气。

姚先生求医之路艰难曲折,令人扼腕,但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思索。静下心想一想,那些拒绝姚先生求救的医院、诊所可能的确没有此项“业务”,因而拒绝出诊似乎不无不可;“120”尽管没有见病人,但即出车就要收费,也似乎“天经地义”,否则,“120”如何生存。这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无可厚非。然而,姚先生的父亲要不是遇到262医院的李小进、齐志强二位具有普通人最应该有的“良心”的医生的话,那么姚先生的父亲似乎没有选择生的权利!

要知道,这还是在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医疗设备比较先进、名医云集的大城市。要是在中小城市和边远不发达的边远农村不知该是什么情况?! (潘珍)

上篇:省石化建延炼项目获省优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9/20010903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9/03/31036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