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十万椒客汇韩塬

2023年10月15日

初秋的韩城,从进站的轿车、列车,到通往乡镇和产椒区的山村的公共车、面包车和四轮车上,都载满了南腔北调的摘椒客。市花椒管理局局长张福勋告诉记者:“目前来韩城摘花椒的劳务工已达10万多人,但劳力仍很紧缺。”

韩城火车站和几个汽车客运站,是外地采椒客的集散地。成群结队的椒客刚下车,就会被当地种椒专业户的农民们“瓜分”一空。有的一户拉去三五个,有的拉去成十个,有的干脆不等劳务工下来就在车窗外大喊:“我要30个摘椒的!”有的为拉到劳务还自编了广告词:“我家顿顿白馍馍,天天有大肉。”“家里自备四轮车,上工有车送,收工有车接。”一些急用劳力的花椒种植专业户,还特地租来桑塔纳轿车,气气派派地把摘椒客接回家。

在韩城矿务局的几个煤矿,几乎矿矿都有下岗职工和家属上山摘椒。桑树坪煤矿今年摘椒的人数达千名左右,有个叫代培娥的家属,带着放假在家的一儿一女上山采椒,去年她们娘儿三摘椒一个月挣回七八百元,解决了两个孩子的学费。资源枯竭已列入破产的马沟渠矿,上山摘椒的职工家属达2000多人,平均每户有2人。列入破产后该矿职工人均发230元的生活费,职工普遍经济拮据,供孩子上学的家户更是入不敷出。因而“摘椒给娃挣学费去”成了摘椒的主要目的。据介绍,这个矿有父母子女同上山的,也有爷爷婆婆为孙子挣学费的,连工会主席、组织部长也参加进摘椒行列。问到摘椒的收入时,回答是椒好且摘得快的一天能摘30多斤,能挣十五六元;摘得慢的能摘十来斤,只能挣七八元钱。

十万多采椒客中,更多的是来自贫困山区的农村妇女,以陕北的黄龙、宜川和陕南的洛南、山阳、紫阳居多。今年大旱夏秋粮欠收,大荔、白水、合阳的农民也纷纷来韩城摘椒。在公共汽车上,我碰到一个合阳坊镇的摘椒客,她叫雷改香,是带着上学的女儿去的,同行的还有十多名妇女。雷改香说,她采椒的地方叫陈家岭村,离韩城车站50多里,那里是家家发种花椒的财,最多的一户卖花椒收入五万多,一年光请人摘椒和运输采踏就有上万元。问到采摘的收入时,回答是她一天摘45斤,女子能摘30多斤,去年秋天她们娘俩摘椒半个月,挣回了400多元钱。

返回西安时记者又去了一次韩城汽车站,采访了几位外地采椒客。有一位姓雷的农妇说,她今年61岁了,是从大荔农村来的,干了10多天现在回大荔,不是受不了苦,是山路跑不动,两条腿实在不听使唤。问到采椒苦不苦时,雷大嫂说:“咋不苦,看我的手都成了鸡爪爪了!”看着这位妇女指头、手背上被椒刺划伤的道道血印,一股悯农之情油然而生:摘椒客挣点钱真不容易,韩城“大红袍花椒”的名牌也有她们的一份辛劳和奉献! 本报记者 明烛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9/04/31040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