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峡谷,群山逶迤。就在母亲河流淌过的黄河岸边有一个古老的镇——宋家川镇,该镇党委书记被群众称作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他,就是王锦文。
今年39岁的王锦文,上任后十分重视抓信访工作。他常说,群众的来信来访是我们掌握民情,了解民意的窗口,是我们处理好干群关系的基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98年冬,杨家店和康家塔两个村,因一些纠纷群众抗税情绪强烈。为此,他多次深入这两个村,了解民情,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税收政策,耐心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使群众心服口服。
他重视抓科技、教育。王书记深深懂得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哲理。他不论是在张家山任副书记,还是在宋家川任党委书记,每到春冬,他都要把县农林、科技等部门的技术人员请来,在乡镇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向广大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并把科技运用到生产中去。在他的帮助下,有不少农民朋友学会了修剪枣树、果树等技术。几年来他开办农业科技培训班120多期,培养农技员1400人。他很重视教育,前年王书记到王家川下乡,看到该村小学破烂的情况,他落泪了,回到镇上连夜撰写报告,争取扶贫贷款20万元,给该村新建一栋教学楼。师生们打心眼里都感激他们的好领导王锦文。
他重视抓生态环境建设。为把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和朱镕基总理“退耕还林(草),个体承包,封山绿化,以粮代赈”的指示落到实处,他请县林业局、水利局等单位技术人员在307国道旁的山坡上进行规划,并带领群众挖坑、垒石、浇水,在造林期间,他与群众同吃住、同劳动,一起战斗在工地上。如今,石沙焉,王家川往日乱石林立的山坡上,已泛出点点绿意。
洒下汗水,必有花香。十多年来,王锦文书记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为党的工作奉献着,一步步地由团干、文书、副书记成长为镇党委书记,他多次被乡、县评为优秀团干、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2001年7月1日被省委、榆林市委同时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他不愧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典范,一个称职的镇党委书记。 (东方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