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谁是经济的“发动机”

2023年10月15日

上周,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对外宣布,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7.9%。在全球经济疲软的今天,这个数字令许多国家望尘莫及。有外电报道说,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吸引着华尔街的目光。曾经指望美国经济回暖或其他主要经济国经济增长来拉动全球经济走出低谷的经济学家甚至预测,中国可望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经济能否“领跑”世界经济,这还是个将来时。但是,不管怎样,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今天,中国经济独好是可见的事实,并且,我们迫切希望这样的良好状态能够持续下去。

中国经济要保持活力,必须依靠什么?什么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动机?

上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的一份调查表明,今年中国经济表现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增长,尤其是民间投资增长能否有效启动。分析说,下半年,我国将继续施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金融风险防范的任务很重,因此,金融投资不会有太大的扩张;而今年初,我国计划发行建设国债1500亿元,与上年持平,财政支持力度并没有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民间投入的增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民营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而许多改制后的中小国有企业,事实上也加入这一行列中来。以往,由于观念上的原因,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束缚多于支持,限制多于宽容。现在,这种状况有了改变,但民营企业的投资环境和融资环境仍然不尽宽松。

社会对于民营企业的认识,往往仍停留在“重要的经济补充”这一点上。而事实是,在浙江、广东、江苏等民营经济占有较大比重的省份,民营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尤其是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浙江温州,近几年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不仅如此,温州的民营企业还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到其它地区投资办厂,活跃着彼地的市场经济。

有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机制和与生俱来的创新精神的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极具活力的因子。它的活力不仅体现在从当初国内市场夹缝中的顽强生存,还体现在对今天的经济全球化的适应性上。

民营企业在形态上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也是不受人们关注的原因之一),以往,我们探讨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时,总要说,如何帮助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与国际跨国集团公司竞争,甚至恨不能一下子造出十几个全球500强来。企业要做大做强,这只是企业的一种生存方式,比如海尔。中小企业很容易在全球化浪潮中迷失自己,这点不错,但中小企业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成为做大做强企业不可或缺的依靠,或者是大型企业巨人身上必不可少的一个螺母。在这方面,我们有实例,不少民营企业是在和跨国公司的合作中,成功地走向了国际市场。

在未来全球化的经济大潮中,只有活力充沛的企业群体,才有可能在经济发展中充当“领跑”者,才能将经济发展带向美好的未来。 (乐乐)

上篇:三兆花灯装点韩国不夜景
下篇:支撑有待确认 底部仍需夯实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9/20010907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09/07/31056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