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据统计,今年暑假期间西安市开办的各类少儿、中学生英语培训班多达2000余家。此外,加上奥数班、补习班、舞蹈班、数理化强化班、兴趣小组等,名目繁多的培训班数量绝下不了5000家,可以说,学生们又过了一个没有假日的暑假。
西安如此,全省其余地市也这样,随着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及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教育,各类培训班应运而生,见缝插针越办越多。中小学生被家长推着学校牵着很不情愿地走进这班那班,还提什么减轻负担之类的话。
当然,培训班对学生增长知识增添才能的确有益处。但这种益处究竟有多大,能大得连学生的天性和自由也不要了吗?我看未必,且不说培训班所“灌”的知识学生是否理解消化,既便接受也多是被动地,就以培训班自身而言,不少确有误导学生及家长的嫌疑,以为小学生开办的奥数班为例,其讲授的看似深奥奇妙的解题方法,多针对难题、偏题,适用性不强。在初中课本中,这些解题法其实是极普通的代数、几何知识,过早让小学生学习反让他们云里雾里更加搞不懂了。
可见,家长浪费金钱、学生浪费时间参加社会或学校开办的各类培训班,实在是弊多利少,若学校初衷出于为提高教学水平,其方法也是不恰当的。那么何以培训班还如此迅速多起来呢?唯一的解释便是:家长有拔苗助长的心理,学校有求名求利的思想,社会有唯利是图的动机。这些都是极不正常的。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