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笔者日前与两位朋友到西安老字号“老孙家”牛羊肉泡馍和餐饮新秀“成都津鱼头”火锅店品尝西部风味,感受到了两种不同的“脾气”。
“老孙家”泡馍在西安餐饮业的地位如同“全聚德”烤鸭在北京人心中的分量一样。8日中午,记者与两位朋友走进西安东大街“老孙家”泡馍店,一楼客满,服务员们忙忙碌碌在大厅里穿梭着,没人理会。
笔者与朋友转到客人较少的三楼。服务员上茶后,朋友打听是什么茶,服务员快速说了个茶名,没等朋友听清楚便匆匆离去。接着服务员端上三个大碗和6块馍,转身就走了。
“这个怎么吃?服务员为什么不介绍一下?”朋友是第一次来西安,第一次吃泡馍。临走,朋友请服务员拿个食品袋带回没有吃完的馍,等了10多分钟也不见人来。
晚上,笔者三人到1999年才进入西安的“成都津鱼头”火锅店就餐,刚到门口,两位女服务员就迎上来,引着客人上二楼餐厅。一位男服务员把客人请到一个空桌前,刚入座,另一位男服务员递过一张“茶单”,轻声问要喝什么茶。随后一位30多岁的女服务员前来请客人点菜,并附上一张宣传报,上面记有该店的历史发展、经营状况和招牌菜。就餐期间,递湿毛巾、餐巾纸,倒茶,给客人布菜、加汤料,几名服务员各司其职,有条不紊。餐后,又给每位客人送了一碗粥和一张就餐优惠券。
朋友感慨地说:“两家店的招牌货各有特色,难分上下,服务却相差甚远。客人付钱,不仅是吃饭,也是为了得到一个好心情。今后再来西安,你说我能去哪家店?”
古城西安有许多特色餐饮,但很多不愁客的“老字号”的“慢客”现象屡见不鲜。近年来,“肯德基”、“麦当劳”、上海菜等中外餐饮业纷纷进入西安。西安“老字号”仍守着“脾气”,难道没想过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个个餐饮业的“金娃娃”也可能变成“布娃娃”、“泥娃娃”吗? (毛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