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民主管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的情况和问题。国有企业通过转换经营机制,逐步建立起适合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时一度出现了“老三会”和“新三会”的矛盾的说法,出现了用“股东会”代替“职代会”的苗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重申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特别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作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之一,提出了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的一系列重要的规定。在此期间,我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的法规和文件。这些法规和文件的贯彻执行,对推进改制企业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处理好职代会与股东会的关系,建立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完善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制度,实行企业业务招待费和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情况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内容更加具体化、形式更加多样化。特别是从1999年起在全省推行的厂务公开制度,成为完善和发展企业民主管理的有效措施。到2000年底,全省国有独资和国有资产控股企业中,坚持职代会制度的3780家;建立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制度的3078家;建立业务招待费等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的3075家;建立厂务公开制度的3625家;建立职工董事、监事制度的189家。与此同时,学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集体企业的民主管理得到较大发展,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探索也有了积极成效。
纵观20年来我省企业民主管理发展的历程,历史的经验启示我们,企业民主管理要不断前进和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始终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为主线。我省企业民主管理自始至终都是在省委和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政府(行政)的支持下不断加强和发展的。加强党的领导是企业民主管理的根本保证。党的依靠方针是企业民主管理的立论基础,企业民主管理是落实党的依靠方针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主动争取党的领导,切实把尊重和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投入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作为职代会全部工作的主线,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才能健康发展。
第二,必须始终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企业民主管理是企业工作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离开了广大职工的支持和参与,离开了他们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企业民主管理也只有始终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发挥作用,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职工三者利益关系,才能显示出它存在的价值。
第三,必须始终把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作为根本,把落实职代会职权作为重点。职代会作用的发挥决定着企业民主管理的成效。职代会制度是否建立健全,职代会是否按时召开,职代会职权是否落实,直接反映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状况。发挥好职代会作用,必须在健全制度和落实职代会职权上下功夫。要把是否促进企业发展和职工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民主管理成效的主要标准。
第四,必须始终立足于求实创新,不断探索和实践职工民主管理新的实现形式。经过20年的发展,企业民主管理已在很多方面突破了职代会条例规定的内容,职代会工作几乎涵盖了企业的方方面面,民主管理正是在内容不断丰富和形式不断创新中得以坚持和发展。如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已成为企业维护职工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以职代会为基本载体的厂务公开制度普遍推行,对促进职代会建设和民主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企业建立的党政工民主管理责任制、企业内部民主管理网络、职工代表巡视质询制度、职工议事会、工资谈判制度等,推动了企业民主管理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
第五,必须重视工会在企业民主管理中的作用。企业工会是职代会的工作机构,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是工会的重要职能。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必须重视加强工会的自身建设,提高工会的地位,发挥工会的作用。多年来,我省各级工会特别是企业工会,始终把民主管理作为重点工作,从调查和理论研究入手,以理论创新和典型经验引路,坚持不懈地推进职代会等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素质,主动争取党委领导和行政支持,保证了职代会制度的坚持和发展。
回顾和总结20年的历史和经验,展望新世纪,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落实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的要求,为进一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