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就在几年以前,老百姓上超市买东西还只是图个方便、便宜。现如今,眼瞅着日子越过越好,超市越来越多,选择超市的标准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仓储式的超市虽说存货量大,物美价廉,但现在的老百姓买东西可不仅仅是像跑到仓库搬东西一样,找到想要的东西付了账就走。原先进超市,图的是实惠;现在进超市,图的是实惠加享受。精明的商家自然也看到了这一点:让顾客购物时感到舒心,甚至再有一点“占了个便宜”的感觉,他们自然就会在买走一大车东西之后,还不忘留下一个满意的微笑。
于是,人性化服务正越来越占据超市经营管理的重要位置。很多消费者都曾经头疼于购物高峰时间到收银台付账难的问题。尤其是当推着一个活动不便的购物车时,移动到收银台去排队还真是一件体力活儿。为了方便顾客,有的商家特意开辟了快速收银通道,方便推车的用户更快地到达收银台前,而不必再忍受“逆潮流而上”的痛苦。
炎炎夏日,户外像下火一样。想在超市买点冰淇淋这样的冷饮或者冰冻的食物带回家,可得先想好了。说不定没走出多远就化成水了。记者在家乐福超市看到许多顾客都对一种特殊构造的塑料袋产生了兴趣,尽管这种东西再需花钱,但由于这种塑料袋可以起保温的作用,方便顾客携带易融化商品,还是有人去买。
就连商家惯用的促销手段,也不再像以前一样赤裸裸的了。在首体附近的家乐福超市,记者看到,大门口立着一块牌子,写道“在超市购买大型家电返回打车费”,上面还详细地分列了不同家电的打车费返回价钱。一个女孩在店内某茶饮料的广告前止步,原来购该饮品五瓶以上即有机会获得周星驰影迷见面会门票。“我一定要买!”女孩一脸兴奋。所有这些无疑都是抓住了消费者某一方面的需求心态,从而达到一针见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