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针对今年以来一些地区相继发现违法分子在食品中违禁使用非食品原料甲醛次硫酸氢钠(俗称吊白块)的行为,国家质检总局于今年7月在华东、华南、西南地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了统一联合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了违禁使用“吊白块”的七大案例。
这七大案例是:江西省查获多起非法使用“吊白块”加工米粉案件;重庆市查获的加入“吊白块”的成品冰糖案件;河南查获的三个非法使用“吊白块”加工米粉窝点案件;浙江省查获在食糖中掺入“吊白块”案件;山东省查获掺入“吊白块”的腐竹案件;海南省查获掺入“吊白块”的河粉、面条案件;广东省查获非法使用“吊白块”的米面制品案件。
“吊白块”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主要用于印染工业作拔染剂。国家规定:“禁止在粮食制品中使用‘甲醛’、‘吊白块’等有毒化工原料和未经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违法者往食品中添加吊白块主要是为了漂白增色、防腐和增加米面制品的韧性及口感。人食用吊白块后可引起过敏、肠道刺激、食物中毒等疾病,容易致癌。
据统计,在这次联合行动中,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万人次,检查生产、销售企业3.5万个,查出372家生产食品的企业违禁使用吊白块,160家企业销售含吊白块的食品;没收违法使用吊白块生产的食品91.13吨,在食品生产现场查获违法使用的吊白块1.03吨;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案件18件,犯罪嫌疑人28人。涉及的食品主要是面粉、米粉、粉丝、腐竹、食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