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安康市总工会通过开展竞赛活动,推动平等协商达标,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实现了工会重点工作的突破。目前,全市已建平等协商机制企业480户,占应建数的95.2%;每年平等协商达两次以上的企业268户,占已建数的55.5%;履约率达80%的企业360户,占已建数的75%;职工满意率达70%的企业293户,占已建数的61%。
建立和完善平等协商及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为工会找到了进入市场经济的“切入点”,找到了工会作为职工群众代表和维护者的“突破点”。劳动关系双方通过平等协商和民主对话的方式,来解决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利于对协调稳定企业的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因此,各级工会都制订了平等协商达标竞赛实施方案。该市总工会以旬阳县和市缫丝二厂等单位为示范点,总结经验加以推广。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建立了示范点25个。市总工会和10县区总工会、95个主管局、420户企业都成立了平等协商机制推行领导小组,占已建平等协商机制企业的87.5%;建立监督检查组织的企业346户,占已建平等协商机制企业的72.1%;同时开展检查考核,促落实。从今年3月5日起,市、县区总工会相继作了检查考核的安排,按照统一的考核内容、评分标准和考评办法进行考核、抽查或普查,并进行评比表彰。
另外,安康市总工会在推行平等协商达标活动中实行分类指导,因企制宜抓落实。一是在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建立起比较规范的平等协商机制,协商谈判的内容也比较全面;二是在停产、半停产效益差的企业,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劳保条件难以落实的企业,就职工普遍关心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单项或多项协商,如在粮食系统,针对“三金”的缴纳这一突出问题进行协商;三是进行行业性的协商,如旬阳县供销系统,在县总工会的具体指导下,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行业性的单项合同,合同覆盖了13个分公司700名职工;四是在私营企业中主要突出了工资协商谈判的内容。 (张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