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如何判断心理健康

2023年10月12日

精神障碍是一个临床诊断概念,症状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且持续足够的时间或在某一时段里出现的频率达到一定程度,才符合临床诊断的标准。因此,没有精神障碍并不等于心理健康。显然,心理健康就这个意义说,是一种理想的情况。

从出生到成年,每一个人都有成长的天赋趋势,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包括智力、技能、气质和性格特质等)成长滞后于他的时序年龄,那便是异常甚至精神障碍。家庭教养和各种环境条件往往是成长受阻的原因。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功能是极为复杂而多种多样的,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专家们通常强调的有各种心理力量之间的平衡、统一的人生观及对逆境或打击的承受能力三个方面。简单地说,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可从对自己的态度进行初步的判断:

1.必要时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

对真实的自我在必要时有清楚的意识,这意味着,在成功时不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或得意忘形,而在失败时又能看到自己曾经遭受过失败并克服过困难,不致悲观沮丧。总之,在必要时能看清自己的长处或短处。

与此处于对立面的不健康情况有两种,一是几乎时刻也忘不了自己,尤其是在社交场合下,总担心自己的弱点短处会流露出来;另一种情况是长期对真实自我的压抑,误将理想的我当作真实的我,导致苛求、完美主义等尖锐的心理冲突,而持续下去便是神经症。

2.能把自己客观化

这实质上是一个对自己评价的正确性问题,只有把自我客观化,站在别人或社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才能恰如其分地评定自己的长处、优点和短处、缺点。过分孤僻和与别人很少交往尤其是缺乏沟通的人,对别人缺乏理解,也就不大可能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样的人很难将自己客观化而恰当地评价自己。

3.关于自我的情感

真正健康的人接受自己和他人的本性而毫无懊恼、悔恨和委屈不平的情感,不为自己的某种心理缺陷而抱怨,甚至在生活中很少为它们操心。

4.身份意识

一个人在与别的不同的人打交道或在不同社会处境下往往扮演不同的角色,但不论角色如何变化,身份意识都保持它的统一性。

上篇:秦俑阵旁的女商贩
下篇:“陕西风采”巨奖背后是爱心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10/20011017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10/17/30070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