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珂影
近日,央视向全国播发消息,山西青年杨向东将驾驶汽车走钢丝跨越霍山。霍山位于山西省临汾境内,以“险峰、深壑”著称,主峰海拔2400多米。此次驾车走钢索的地点设在霍山陶唐峪风景区,预定跨度为99米,离地面高度50米,山势十分险要。所设钢索直径为22.5毫米,所驾汽车为国产轿车。驾车走完全程约需10分钟。据介绍,此次跨越活动极富惊险性、刺激性和震撼性,难度不亚于飞越黄河、穿越天门洞、横渡渤海等大型惊险活动。据介绍,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已经正式受理了这次驾车走钢索活动申报吉尼斯纪录。
近日,央视向全国播发消息,山西青年杨向东将于本月驾驶汽车走钢丝跨越霍山。据说,此次跨越只要车轮稍稍偏离钢索几公分,就有可能连人带车坠下万丈深渊。9月12-13日,记者专程到山西对这次世界首例汽车走钢丝的主角杨向东进行了采访。
一、看一场车赛激发了当赛车手的梦想
今年35岁的杨向东,自幼喜欢刺激冒险,1984年参军入伍在北京某部服役,第二年开始学习汽车驾驶技术。也就是在他学习开车这年,中国举行了第一届汽车拉力赛。在北京某部服役的杨向东有幸观看了这场比赛。在比赛场上,一辆辆赛车像脱缰的野马,在技术娴熟的赛车手中,左冲右闯。杨向东感到既新鲜又刺激,看得他心里痒痒的,很想一试身手,无奈,自己刚刚学车,连驾照还未拿到手。
从此,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赛车手,但是要成为一个赛车手谈何容易。直到他复员回家,做一个赛车手的梦也没有实现。但是,他不甘心,1990年,中国举办亚运会,他忽然萌生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独自驾驶国产汽车环绕全国进行综合性考察的极限运动,用这种别具一格的方式既支持了中国举办亚运会,又为国产轿车做了广告?
主意想定,他连夜向山西省霍州市委、市政府打了报告,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很快,市长对他的报告进行了批示:同意他先放下本职工作用这种方式支持亚运,但所用的轿车和资金要自行解决。他想,拿着批文找汽车厂家赞助一辆轿车,应该问题不大吧。他求亲告友借来7000多元,到北京、上海、天津等汽车厂家联系。
美好的愿望在现实面前,总是不堪一击。他跑遍全国所有的汽车生产厂家,没有一家愿意赞助。至今,杨向东还清清楚楚记得到某厂家的尴尬场面。那次他与霍州市老司法局长周相平一起来到这家汽车制造厂。来到这儿,他首先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简陋的招待所住了下来,立即找到这一汽车厂家,厂长看完递过来的介绍信,明确告诉他,他们的车不能这样跑,也不愿意这样跑。
那时,霍州通往外界的公路、铁路都不发达,来一次不容易。他与周相平局长在一起合计,就这样离开此地,心里有所不甘,就在招待所呆了几天,决定换一种方式与厂长接触。
他们的苦处无意间跟招待所的老板聊起,老板听说他们要找汽车厂厂长,表示愿意陪两人一起前往。原来,老板和厂长是极要好的朋友。
两人与老板一同来到汽车制造厂,老板让他俩先在一办公室等他,他先与厂长谈一下,然后回头再叫他们。
办公室工作人员得知他俩此行的目的后,都认为他是“赖蛤蟆想吃天鹅肉”。凭你空想,就送你一部轿车,天底下哪有这等做梦娶媳妇的好事?
讽刺、嘲笑、挖苦,杨向东俩人心里很难受,没等老板从厂长办公室出来,就起身离开了这里,头也不回地回了招待所。
就这样,他这种支持亚运会的想法,折腾了七、八个月,欠下7000多元的债务,最后无果而告终。
二、可怜的赛车手没有用武之地
杨向东从部队回到地方,先是在化工厂上班,后来又调到霍州市科委,他从未停止过当个汽车手的梦想。
玩车是个花钱的爱好。没钱,说什么都是白搭,更何况他又欠下7000多元的债务!那时他一个月还不到100元工资。他与妻子工作的同时,开了一家工艺品商店,两年后他还掉所有的欠款,并在市里盖一处新房。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废纸堆里看到一篇《赛车场不相信眼泪的文章》,从这篇文章中,他知道山西省有一个摩托车、汽车俱乐部。杨向东立即打电话通过114查到俱乐部老总的电话,老总约他礼拜天在太原详谈。
杨向东放下电话,当即起草一份加入俱乐部的申请书及自己的相关资料。
见面这天,老总明确告诉他,玩车一般的人玩不起,少者需要成千上万元钱,多则几十万上百万往里面扔钱,你要考虑清楚。一个礼拜后,他再次见到老总,表明自己愿意加入俱乐部。
哪能这样容易加入俱乐部?汽车拉力赛车手与一般的驾驶员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想当一个车手,还必需从零开始学起,再看你是否是个车手的料。想当车手的人如云,真正能圆梦的人却是凤毛麟角。杨向东又交了1万元培训费,培训了4个月。经考察,俱乐部才正式批准他加入山西省摩托车、汽车俱乐部。
这时杨向东特别走运,他刚刚加入俱乐部,正赶上1997年全国优秀车手南北赛,经过山西选拔赛,他有幸成为山西省惟一的参赛选手。这次比赛,他通过了第一轮的参赛资格,结果,在第二轮被淘汰出局。山西省曾经六次参加比赛,都没有取得参赛资格,杨向东首次比赛,就取得参赛资格,实属不易。
第一次“旗开得胜”,他幻想着下一次,可是他没想到,他的下一次会是这么遥远。
一辆普通轿车要改装成赛车往往需要八、九十万,俱乐部由于没钱,从1997年俱乐部派他代表山西某企业参赛后,至今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比赛。而在国外,赛车手一年要参加几次比赛。杨向东眼睁睁看着自己青春已逝,慢慢“变老”,他心急如焚。
10年前,杨向东就有黄河飞车的念头,因为没钱而搁浅。第一次从报纸上看见柯受良飞黄,杨向东流泪看完了报纸。柯受良、朱朝辉飞黄后,他的同学、战友有人劝他,他们飞黄河,你就搞一次飞三峡。
走别人重复的路,杨向东感到没意思,摇头拒绝了。
三、不安分的青年要闯壮举
在世界上,还没有人开车走钢丝。1999年,他萌生开车在三峡或者黄河上过钢丝,他与朋友们商量,大家都认为这种想法不错。
霍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临汾盆地北端,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是山西省南北城市链上的一颗明珠。这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其中以1992年国家林业部门批准的国家森林公园“中镇霍山生态游风景区”和“华夏第一州署”最为驰名,霍州因此被誉为“三晋明珠”。尤其是华夏惟一的州署衙门——霍州署,与故宫博物院、河北保定直隶总督府、河南省内乡县衙,构成了由中央到地方的古代官文化系列。
2000年,霍州市把开发旅游作为本市的“拳头”产业来抓。杨向东想作为霍州人,如果自己在霍州开车走钢丝,这将无形中宣传了霍州,也算对霍州做贡献。
有了这个想法,他遂即向市政府打报告,市有关部门接到报告,认为他的想法很好,当即打电话给在上海开会负责旅游的市长。市长听到汇报也很高兴,他让杨向东准备好一切材料,两天后等他回去后详谈。
两天后,市长与他详谈后,当天就向市委、市政府进行了汇报。当天下午由市委书记主持,专门召开了常委会,并获得通过。经过研究论证,7月20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车与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为他提供轿车,并为他投了32万元的人寿保险,霍州电厂为他出资赞助25万元用于训练。
2001年,按照“政府协助、市场运作、商业投资”的思路。山西黄河电视剧制作中心、霍州有线电视台与杨向东签定了投资意向书,并决定由中央电视台现场播出。
四、苦练本领,让人胆战心惊
杨向东将跨越的地点选在霍山陶唐峪,霍山以“险峰、深壑”著称,主峰海拔2400多米。预定跨度为99米,离地面高度50米。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专门请来了上海交大的专家,进行分析指导,并把陶唐峪多年的天气情况调出来分析研究。
他们先搭建一处跨度56米的平台训练。由于没有经验,钢丝上涂有黄油,汽车开到钢丝上,就开始往下滑。他们想了好多种办法,都不行。后来,他们用麻绳把钢丝缠起来,这下好了轿车不再打滑,可是,一天之后,就得重新缠一遍。经过试验,他们又把麻绳改用胶管,汽车不仅不滑,还能用很长时间。
2001年7月份,驻霍州某部又重新搭建一处训练平台,这处平台跨度100米,高30米。这儿与杨向东要跨越的霍山长度基本一样,只是比霍山高度少20米。
从钢丝上跨越霍山,绝对要比柯受良、朱朝辉飞黄要危险。柯受良、朱朝辉飞黄只要充分估计汽车、摩托车的速度,一踩油门,完全可以一冲而过。汽车走钢丝不仅要考虑钢丝每米承受的压力,汽车每走一米,所受的压力也不尽相同,这其中还涉及力学、摩擦学,以及钢丝的隐藏力。汽车在钢丝上行进,由于汽车的重量,汽车上了钢丝,在钢丝上行进,除了上坡,就是下坡。汽车在钢丝上行驶,更让人害怕的是,汽车不单左右摇摆,还会上下抖动。
汽车在钢丝上行驶绝对不能出一点差错,稍有不慎,就会车毁人亡,在钢丝上行驶车手坐在车里,不能有一丝晃动,哪怕把手伸向车外,车子就会出现倾斜。杨向东清楚记得第一次开车在钢丝上训练,由于没考虑到钢丝的隐藏力,用尺子测量时,两股钢丝在同一水平线上,当车子开出不到5米,发现北边的钢丝有点软,车子开始倾斜,车子缓慢前移,两边倾斜度越来越大,后来竟达30度斜角,车子如再前行,后果不堪设想,吓得杨向东坐在车里不敢再动一下。最后,由工作人员临时在对面搭个架子,用人拉着钢丝,杨向东硬着头皮开了过去。
汽车在左右摇摆的钢丝上行驶,下边是几十米的深渊,这要求越险者不仅具有超越常人的胆量、耐力、以及高超的驾车技能,还要有极好的心理素质,而这几个方面,杨向东都具备。每天训练,他都要量血压。由于太危险,看着杨向东顺利下来,在场的工作人员,血压都升高,给他量血压的健康医生都吓得不住地发抖,而他每次结束,血压都很正常。不久前,香港凤凰卫视,扛着摄像机采访他训练场景,双手抖个不停。
在杨向东训练基地,每天都有一两千群众观看,其中不乏一些二十八、九岁的汽车司机。刚开始都认为自己也能开过去,但当看到杨向东训练时,一个个吓得直吐舌头,嘴唇发抖连话都说不出来。每当杨向东从这边开到对面,围观群众都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杨向东遇事果断,决定了的事,谁也劝阻不了。驾驶汽车走钢丝跨越霍山的事市领导批示后,他才告诉父母、妻子。恩爱的妻子第一次给他闹别扭,妻子想不明白,她是市计生委干部,他是科委一位副主任,家里不愁吃穿,他为什么去冒这个险?后来在朋友的劝说下,妻子与孩子、父母多次观看杨向东训练,见他平安无事也就不怕了。现在一家人都支持他。
杨向东以前训练完毕,天天回家。后来他的事情传出后,许多记者跟踪而至来霍州采访他,有时凌晨2点还有记者打电话,为了使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去,他及所有工作人员每天吃住在部队营房,连家也不回了。笔者采访之日,他显得很平静,每天按时训练,他说,他要在训练中把正式跨越霍山遇到的问题都全部克服。
这种挑战极限想到有可能失败吗?记者问。
他说,他从不做无准备的冒险。他做的这些,都是通过科学分析,加上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定能成功的。
霍山陶唐峪位于霍山市15公里,记者来到这里,看见跨过霍山所用的平台已经搭建完毕,工人们已经扯好钢丝,只剩钢丝调适等扫尾工作。从下向上望去,还感觉不到它的危险,但是,当记者爬上平台,往下看,吓得连连后退。真不敢想象,杨向东从这么高的地方,开车从钢丝上跨过,心情会怎样。
杨向东告诉记者,在他正式跨越前,还要专门做一辆模型车,这个车与他所用的车一模一样,然后再加上他的重量,反复试验,找出隐藏力,把钢丝调试好。
这个跨越平台仅钢材就用了110多吨钢材,最大的钢柱直径达478厘米,仅这一平台就花100多万元。据介绍,目前整个活动已花费900多万。届时,现场能容纳4万人观看。
不难想象,这又是一个挑战极限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