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特困企业职代会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2023年10月12日

近日,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重点走访等形式对铜川市特困企业的职代会工作状况进行了调查。

铜川市现有特困企业78户,特困企业有职工15707人,其中下岗职工10390人。

从调查情况看,78户特困企业中,已建立职代会制度的64户,推行厂务公开制度的58户。特困企业职代会工作总体进展较好,但随着企业的劳动关系、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也给职代会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一、企业生产经营不正常,影响了职代会制度的正常运作。

特困企业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相当一部分职工长期“放假”、或外出打工、或办理了下岗,客观上造成职工代表缺额。加上企业自身生存艰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职代会召开困难。据对16户特困企业调查,1999年至今未召开职代会的有7户,其中一户已连续9年未开;职代会“超期服役”的有9户,其中届期最长的达到12年。

二、少数企业经营者认识不到位,民主意识差。

一是思想认识产生误区,将召开职代会与扭亏脱困对立起来。认为困难企业职工脱岗待岗,没有精力,更没必要召开职代会。还有个别企业长期拖欠职工工资、挪用养老金(职工自己缴纳的部分被企业当作流动资金),甚至把职工缴纳的购房款、水电费也用于生产经营。这些都关系着职工切身利益,企业就千方百计隐瞒,不向职工公开,不准召开职代会。

二是怕削弱权力,将职代会与其行使职权相对立。认为职代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存在的必要,企业大事小事往往都是一个人说了算,职代会决议被任意删改,甚至遭否决;有的对于职代会职权范围内的事宜,该报告的不报告,该提交的不提交;有的怕企业的一些重大问题在职代会上难以形成共识,干脆以职代会联席会的形式替代,从而变相剥夺了职工代表的权利,造成职代会形同虚设。还有个别企业领导打着“尊重职工意愿”的口号,改制中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事项“先斩后奏”。如市属某企业两个分厂在出售改制中,厂长认为这是自己的经营自主权,方案不需提交职代会讨论。后在有关部门严格要求下,才重新履行民主程序。

三是自身不廉洁,怕掏出“老底”,不愿召开职代会。有的企业工会曾多次打报告开职代会,均被行政以种种理由“搁浅”;有的甚至借改革之机将职代会取消。由于不开职代会,企业缺乏透明度,个别领导则侵吞集体资产,谋取个人私利,铜川市某运输企业停产多年,企业连续5年未开过职代会,也没有其他民主管理形式。厂房被出租,租金收入多少、使用情况等,从不公开,而领导三年挪用职工养老金二十多万元,仅招待费一项就花了十几万。这种“穷庙富方丈”的现象在特困企业并不鲜见,这与职代会作用未能正常发挥是截然分不开的。

三、职工主人翁意识淡薄,不能正常行使民主权利。

特困企业职工普遍存在缺乏自身保护意识,不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现状。一方面,职代会制度还没有形成一种自觉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企业停产半停产,职工的劳动权益和物质利益难以保证,特别是下岗职工代表,对参加职代会态度消极。

四、工会干部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工作处于应付状态。

一是认为“厂长不愿开、党委不表态、工会没办法”,致使职代会制度处于停滞状态。二是工会干部“兼职化”倾向严重。据对16户特困企业调查,有11户企业的工会主席是由党政领导兼任,其中行政兼任的6户。

三、对策和建议

首先,进一步推进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

这方面一要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职能,二要加强对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科学技术培训,同时还要加大《劳动法》贯彻实施力度。其次,增强合力,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职工广泛参与的民主体制和机制。

落实职代会各项职权,特别要推行职工民主选举厂长(经理)和开展民主评议两项职权。对不按期召开职代会、不实行厂务公开的追究企业领导者责任;上级工会要持之以恒地加强对基层工会的指导,纠正行政领导兼任工会主席现象。企业党委要加强领导,支持工会、职代会依法开展民主管理活动。

第三,因企制宜,调整充实职代会内容,完善职代会职权。

对于加强和完善职代会职权,应努力做到坚持职代会决定权,扩大职代会否决权和拓宽职工知情权。

最后,应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增强开展职代会工作的强制力。

■铜川市总工会 李晓燕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渭南严查非法使用童工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10/20011024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10/24/30097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