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涛
“意见箱”对我们并不陌生,很多单位都有。它作为职工群众与领导进行某种信息沟通的桥梁,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据笔者观察,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意见箱”已名存实亡,上面早已积满厚厚的灰尘,不知最后一次开启是猴年马月了。
笔者认为,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一是单位领导经常深入职工群众中去,有什么意见早就交流过去了,不需再借助于此;二是职工所反馈的信息迟迟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也便失去了对它的信任,即便有意见也不去找“意见箱”了;三是领导可能太忙,没空顾及,况且里面有的尽是麻烦事,还是“眼不见,心不烦”的好……
设意见箱的初衷当然是好的,可以及时了解职工群众的呼声,以便领导多为职工谋事,如今的意见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就不能不让人产生意见了,我的意见是要么就清除,既然没有了“内容”,还要这个“形式”干什么?要么就让它重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