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口碑与石碑

2023年10月14日

刘公望

《读传灯录·太平安禅师》:“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大意是说,群众口头的称颂能够象文字刻在碑石上一样流传久远,所以用不着自己给自己树碑。然而到如今,镌顽石这一连古人也不屑做的笨举,却蔚然成风。

当然,群众的称颂渐近于绝,为了树立原本虚无的声望,给自己脸上贴金,同时博取上司的肯定,捞些许迁升的政治资本,似乎也只有镌石头了。于是,“安全文明村”、“小康示范村”、“基本农田保护碑”、“××工业开发区”、“×省长、×专员、×县长、×乡长、××园”之类厚重高大的石碑随处可见,大有流芳百世之势。

且不说掩藏于石碑之后有多少虚假,单是为这些没有一丝实际价值的石头所消耗掉的人力、物力、财力,敢算一算?

说穿了,树碑成风的根源是官本位思想,某些领导干部贪“政绩”以致于“走火入魔”,工作干了五成,就想让人们知道八成,有的甚至明摆着是一处败笔,也要当作脂粉往脸上涂。显然,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欺下瞒上的形式主义作风,是脱离实际的官僚思想的最有标志性的表现。

由此我想到一则轶闻,说是隋文帝之子杨俊死后,有人请求为他立碑。隋文帝说:“要想求名,一卷史书足矣,何必立碑?如果子孙不能保家,石碑也会被人家拿去做了镇宅基的石头”。但愿我们大大小小的领导干部辛辛苦苦所镌的碑石不会落得去做镇宅基这样可悲的下场。

上篇:“中华行知网”花香京城
下篇:权力部门请放手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11/20011106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11/06/30440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