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从西安地质技术学校毕业的王海鸣,分配到地质一队后在野外分队当过钻工,在一队开办的地质商行站过柜台,1992年地质商行关闭后,于当年6月到队办印刷厂干胶印工。搞印刷,对他这个曾握过刹把的钻工来说,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但王海鸣依靠勤学好问,在半年时间内很快熟练掌握了胶印、制版技术,成为了技术骨干。1995年队印刷厂关闭,王海鸣又面临着下岗的危机,这时,安康地区康发工贸印刷厂却慕名找到了他,要请他当厂长。从工人到厂长,这是一个极具诱惑的挑战,不服输的王海鸣勇敢地接了下来。
安康地区康发工贸印刷厂是一家票据印刷的定点单位,承担着安康十个县区的票据印刷业务,业务量较为稳固,职工们已满足了这种“小富即安”的生活。王海鸣来了以后,一边巩固原有客户,一边奋力向社会要市场,通过他的努力开拓,先后和文教、人大、武警支队等单位和部门建立了业务联系,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企业经济效益得到了发展,职工收入得到了提高。在此基础上,1999年,王海鸣又用工厂几年来实现的收入利润,把原来的铅印设备全部换成了胶印设备,实现了计算机排版,工厂的固定资产由原来的十几万元扩张到了现在的一百多万元,职工人数达到16人。使康发工贸公司印刷厂成为了安康市内颇具竞争力的印刷企业。
谈起经营的成功,王海鸣说信誉和质量首先是取胜的法宝。去年12月厂子承担了市人大第一次会议材料的印刷工作,会议的文件和材料保密性强,要求的时间紧。那几天王海鸣经常守在车间,和职工一起工作到深夜,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了这次任务,今年在六家印刷厂的竞争中,又一次承接了安康市第一届人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材料印刷业务,得到了市人大的肯定。 ■王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