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大风起兮云飞扬

——清涧县东风水电站发展纪实

2023年10月14日

清涧县城东70华里的无定河畔,耸立着一个山环水抱、绿树成荫、百花争艳、环境优雅的花园式现代企业,那就是被誉为“无定河畔一颗明珠”的清涧县东风水电站。

1969年3月25日,位于清涧县高杰村乡白家塔村的东风水电站征调全县民工正式开始动工兴建。这个电站利用的是黄河支流无定河水力发电,属无调节经流隧洞引水式水力发电,总装机容量6000千瓦。1972年10月1日竣工发电的东风水电站,不仅结束了清涧仅靠一台蒸汽发电机供城区照明的历史,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建设的步伐,为全县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建站以来,由于历史等种种原因,东风水电站却在曲折中极为滞缓地发展。1996年元月,清涧县委、县政府针对电站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偏大、企业设备老化、管理水平滞后等现状,在全县范围内精心挑选了能吃苦、有文化、肯钻研、会管理、有领导才能的白振奋任站长,组建了新一届年富力强的领导班子。白振奋到任的第二天,就带头深入到生产第一线跟班作业,虚心向老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请教,倾听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使全体领导成员尽快熟悉了电站的各项业务运作;同时,他组织新班子成员利用业余时间,钻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提高了领导成员的领导素质。

设备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电站重新崛起的“硬件”。经过充分调研和发动职工认真讨论,白振奋针对过去企业设备陈旧落后、技术含量低的现状,确立了“以安全为基础、以技术为保障、以效益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总体工作指导思想,并果断提出了以更新设备、培养人才为突破口的工作思路。六年来,站上投资90万元更新了三台发电机锭子线圈;投资40万元,改造更新了冲沙闸;投资16万元安装了运动装制;投资40万元修复了时隔14年的陈旧设备尾水闸;投资5万元新架设了厂区至王宿里闸台的高压线。

硬件更新了,软件就要随即跟上。这时,人才和全体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站里先后从生产第一线挑选了30多名优秀青工到大专院校进修深造,其中:鱼青慧、曹建东到西安交通大学学习,高文生、贺红梅到西北农业大学学习,97—99年梁小东等6人、2000—2002年白小红等19人到省水利学校脱产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同时,站上还返聘了一批退休的老技术人员对青工、徒工进行常年业务培训,累计培训十多期近百人次,对职工的晋级、徒工的上岗一律实行了严格的考核制度,经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徒工予以停薪待岗。

企业发展的根本是管理,管理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白振奋一班人相继制定了16项管理制度、8项岗位责任制,确定了企业领导、员工的责、权、利原则,形成了有责共担、有利共享的机制,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企业的全面发展;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长期以来逐步形成了尊重人、关心人、使用人、培养人、激励人的管理模式。六年来,站上领导的工作无论多忙,都坚持做到“四必访”、“四必谈”。“四必访”是职工生病住院必防、天灾人祸时必访、重大节假日必访、离退休职工必访;“四必谈”是职工遇到困难必谈、家庭生活发生纠葛必谈、职工遇到不顺心的事必谈、职工之间有矛盾必谈。退休老职工刘长锁、白金元年迈多病,企业每年都要想方设法解决万余元的医疗费,每逢过节站上领导都要登门看望,问寒问暖。

近几年来,站上实行“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发扬民主,尊重职工意愿,打破学历、资历限制,打破工人、干部界限,竞选副站长和班组长,一批能力强、品德好、贡献大的技术骨干和业务尖子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这些人懂业务、会管理,不少人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1996年9月,白瑞平竞选为主管生产的副站长、工人高文生竞选为机修班班长后,在劳动纪律、安全生产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被站上选送到各高校长期、短期脱产培训的优秀青工,回来后都用其学到的先进科学知识和管理思想,经常对全体职工进行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培训和教育,员工学习技术、掌握技术、钻研技术的热潮不时涌现,职工劳动素质整体提高,为全站安全生产、效益递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奖优罚后是站上六年来的一贯做法。每年站上都要拿出20多万元重奖对企业有突出贡献的生产能手和先进模范。奖励的方面有:技术创新钻研奖、技术竞赛奖、安全生产奖、模范遵守劳动纪律制度奖、节约奖、廉政奖等。奖金档次拉开、奖金额最大的可达8000元,最少的几百元,用多方面多层次的奖励、多档次的奖金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对各种违章违规行为予以严肃处罚,由于激励与约束机制运用配合得当,使全站呈现出比、学、赶、超的可喜局面。

安全生产是电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为此,电站建立了以站长为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的三级安全网络,即主管领导监督抓、生产科长亲自抓、班长值长直接抓、安全员时时抓,做到了管理有制度、操作有规程、考评有细则。每逢汛、洪、冰凌期,站领导总是带头深入最艰苦、最危险、最重要的部位防风、排洪、打冰,使之安全运行三年零两个月,创下安全无事故近2100天的历史最好纪录。

服务后勤工作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为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和职工的凝聚力,东风水电站下大力气改善和整治生产和生活环境。每年三月份,集中开展“电站是我家,共同管好她”活动,使全体职工形成齐抓共管、共建文明电站的良好氛围。六年来,站上不惜花巨资改善生活、工作环境,投资30万元新修了职工食堂、澡堂;投资4.5万元修建温室大棚4座,解决了职工吃鲜菜难的问题;为解决生产和生活用水,投资5万元打百米深井一口;为解决职工生活工作的交通不便,投资30万元购买生活型轿车三部;投资近10万元在厂区四周栽植松柏近2000株;投资5万元新建了生活区大门、围墙;投资12万元帮畔近百米;投资5万元办起了俱乐部、图书室,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投资10万元美化了生活区大院和新修了清涧县内一流的足球场;为实现信息现代化,投资5万元架设了程控电话交换机;新建了30万元的24孔办公室;用25万元新建了小会议室、装修了大礼堂。电站的确成为了每一位职工工作生活舒畅的“家”。

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东风水电站抓建设、抓人才、抓管理、抓素质、抓凝聚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96年实现税利124万元,1997年至2000年连续4年实现税利稳定在150万元左右。连续五年获榆林市“百强企业”称号,并被榆林市委、市政府授予“学邯钢、抓管理先进企业”,站长白振奋同志被授予“优秀企业家”称号。

回首叫云飞风起,举目让壮气凌霄。远望电站,游览电站,了解电站,东风水电站这个无愧为无定河畔一颗璀璨明珠的花园式现代企业,正以她豪迈的英姿,迎接着新世纪最灿烂的朝阳。

贺红开 宋一秋

上篇:广州:一男子乐极生悲
下篇:沧海英雄显本色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11/2001111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11/15/30480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