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翟西滨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老百姓这些通俗形象的语言,充分说明了毛泽东同志说过的一句话:“党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时下,干部作风问题,是老百姓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不少上年岁的老工人讲:“现在日子好多了,可干群之间的距离拉大了。过去群众有话爱向干部说,说了不白说,如今有话也不想讲,讲了也白讲。”因此,他们特别憧憬五十年代干群之间那种“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情景。
现实中,我们有些干部一旦为官就高高在上,“为民服务”的思想淡漠了,“为我服务”的思想上头了。“眼睛朝上不朝下”。认为官帽是上级戴的,位子是上级给的,信奉“朝上才能‘上’”的为官之道。因而,事事从“上”、处处尊“上”,基层群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知之甚少,更谈不上体察民情、为民办事。难怪有的企业职工说:“一年难得见几回厂长”。试想,一个不能算是官的“官”,职工都难得谋面,不知当厂长的有何感想?
说到此,我从10月29日《工人日报》上读到这么一则消息:今年初,哈尔滨铁路局党委采取让基层给检查工作的路局机关干部填写“意见反馈单”的形式,整治机关干部作风。路局机关党委据反馈单进行调查核实,不定期在办公楼大厅贴出红、白榜,现已贴出了10期红榜、3期白榜。白榜上清楚写明“违规者”真名实姓、错误事实和处理结果。到目前,路局机关已有3名干部因此受到处分……这种“干部作风基层评”的举措值得全社会效法。
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干部作风由群众评说”的真谛。大凡一位优秀的人民公仆,理应像焦裕禄、孔繁森同志那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惟有这样,才能被群众拥戴。扪心自问:电视连续剧《刘罗锅》,老百姓为什么那么钟情爱看,就是因为清官刘罗锅深谙:“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咱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