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华阴撤县设市10年来,以旅游兴市,大打“华山牌”,把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变成了陕西重要的旅游城市,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华阴境内有200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10余处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点,其中以华山最负盛名。1991年华阴撤县设市后,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班子,喊出“旅游兴市”口号,全市上下共打“华山牌”,同唱旅游戏,先后投资2亿多元,整修新建了一批景点和道路;加强了旅游辅助设施,结束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历史,大大提高了华山的硬件设施,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逐步使华山走向了全国。去年,全市共接待游客94.2万人,门票收入4133万元,社会旅游总收入达到3亿元,比建市前分别增长了1.9倍、39.5倍和65.8倍。
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也给华阴的百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引来了大批的外来投资和项目,非国有经济逐步壮大,成为华阴新的经济增长点。和10年前相比,华阴的财政收入增长了1.87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了1.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8倍。
本报记者 李明 通讯员 张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