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为叫甘泉酿美酒

——记“陕北酒王”李广亮

2023年10月14日

文/王耿 张永亮

陕北,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昔日他曾演绎过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辉煌,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自然环境艰苦,她仍很贫困落后,但这贫穷和落后绝不是陕北人的性格!陕北人的性格是什么?是不屈和豪放?是聪颖和智慧?还是纯朴和踏实?甚至“固执”——只要是她认死的理,你就是有十匹八匹马也拉他不回,他非要给你干出个名堂不可?

陕北人的性格究竟是什么?这里,就让当代陕北酒王——李广亮给我们以回答。

——题记

引子

相传隋炀帝杨广巡游至雕阴旧县,遇一俊秀村女,炀帝十分喜欢便纳其为妃。一日,炀帝携爱妃上山游玩狩猎,兴致正浓,突见林中飞出一双奇异小鸟,飞飞停停,爱妃嗔喜,要炀帝捕捉,炀帝即时命随从百官围捉至山下,小鸟不见了,却在山崖上发现一汪山泉,泉水飞流直射,清澈透凉。炀帝跑得正渴,临近村人见皇帝驾到,忙跪迎送上米汤。炀帝闻之,清香,食之神清,气爽。爱妃和文武随从皆食之,齐声赞美,问之,百姓答正是其神林山下,这泉水所熬制。炀帝连声称赞:美水,美水!龙心大悦,金口玉言,从此,这泉便称为美水泉,名震天下,唐天宝元年,因此,美水常进贡皇宫,故改此地名为甘泉县,意即“甘甜的泉水县”。

1975年,延安美水酒厂在甘泉县这个充满传奇色彩和浪漫情调的地方正式诞生了。美水酒,这是一个极富诗意的名称。然而,建厂初期,生产经营却并不诗意化。1980年产量百吨不到,1980年至1987年虽上了百吨,但利润很少。1987年企业固定资产仅有83万元,总资产150万元,年税利积累几乎是零,美水酒厂成了政府亮过黄牌的企业。

美水酒啊美水酒,你的出路在哪里?高歌引吭,唱着信天游走西口的陕北汉子和婆姨们他(她)可望的目光中充满着企盼,等待着心中那个“诺亚方舟”的出现。

在陕西有这样一句话:“陕西地方邪,说谁谁就到”。没错,正当延安美水酒厂处境艰难的时刻,企盼中的“诺亚方舟”果真来了,他正是我们的主人公,名字叫李广亮。李广亮何许人也?到酒厂干什么?怎么干的?暂且撂后,这先让我们用数字说话,呈现一下酒厂及他个人所取得的辉煌荣誉和业绩吧。

延安美水酒厂,自80年代末以来,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一年跃一个新台阶,到1998年生产白酒1101吨,实现利税512万元(其中上缴财政450万元)超额312万元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取得了一年挣回一个厂的好成绩,1999年销售收入2449万元,实现利税1068万元,人均创利税10万元。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2743.2万元,实现利税1208.8万元,人均利税12万元。现在固定资产1500万元,企业无形资产达6000余万元,十余年酒厂累计为甘泉县财政上交6000余万元,跨入了延安市利税大户前十名。企业先后被评为全国行业优秀企业、省级文明单位、延安市明星企业、延安市经济效益显著单位、延安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延安市质量、计量信得过单位、延安市国有企业好班子等称号。酒厂生产的隋唐玉液系列产品,享誉中外,它多次荣获中国科技成果金奖,莫斯科国际博览会金奖,省名优产品,名牌产品等称号。2001年正式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

李广亮被评为全国轻工系统劳动模范,省轻工系统先进个人,陕西省企业界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当代杰出管理人才,全国跨世纪杰出人才,延安明星企业家等称号。同时担任了甘泉县副县长,延安市政协常委。其事迹入编《今日陕西人》等20余部辞书,并被诸多媒体争相报道。

至此,先该明白了吧。我们的主人公,他就是延安美水酒厂厂长兼书记——陕北酒王李广亮。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李广亮,出生于1943年8月,陕西佳县人,1963年参加工作,先在陕西省女监工作。1971年调至甘泉县高哨公社、县轻工局工作,1987年被任命为甘泉县美水酒厂厂长,当时他整整43岁,43岁这在中国传统人的眼光中,步入了不惑之年,然而,正是这不惑之年,让晚器大成的李广亮终于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

李广亮上任当厂长时美水酒厂的现状他早就耳闻目睹,旁观者清、当事者迷,上任后,他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和研究,他甚至打心眼里暗暗发过誓,一定要让这个企业发展壮大,让美酒走红四方,怀着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志向,陕北酒王李广亮有骨有气地带领大家开始了他人生的最为辉煌的创业历程。

以超前的意识,创新的理念,精心做好大市场这块蛋糕,让美酒香飘万里。

1987年时的美水酒厂,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衡量,充其量不过是个小小的酿酒作坊,为了使这个小作坊变大和发展,李广亮深知市场重要,于是在他上任后,在他诸多经营理念中,他首先带领大家抓住市场这个“牛鼻子”以市场为核心,视市场为战场,把精兵布阵在战场上。事实上,搏击市场凭的是产品,而小企业要在市场上争得生存空间,就必须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早在八十年代初,曾通过多种形式的公关流动和产品直销,抢先于同行厂家,占领了市场,也曾一度使其产品呈现出了供不应求之势,然而,那实在太短暂。随着白酒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有为数众多的白酒产品厂家,借助代理商的推波助澜纷纷打进了延安市场,在此情况下,隋唐玉液销售陷入了困境。逆水行舟,厂长李广亮没气馁,他冷静思考。充分认识到“一个企业成在市场,败也在市场,”于是,早在80年代末期,他就在经营中明确提出了“绕市场转”、“用户就是上帝”、“农村包围城市,城市影响农村,不靠主渠道,自己修渠道,”的观念,同时加大并充实了营销队伍,使营销人数最终增加到占职工总数的20%,他和8位厂领导也分片包干,把主要精力花在市场之外,迅速在省内建立了30多个代理商点,形成了史无前例的直销与代销相结合的销售网络,同时,他们“咬着牙让利,硬着头皮吃亏”,把相当一部分利润让给了代理商,除此,李广亮又以强烈的创新意识,在形象上,在市场上大做文章,使延安美水酒第一家在报纸、电视、广告等省内外媒体上亮相,第一家在公路旁、大楼顶打广告,第一家将金项链装入酒瓶搞促销,第一家采用单一产品,被经销商家买断等……这一系列凝聚着李广亮汗水和心血的创新举措。最终使美水酒厂成为全省同行业中进入市场最早的企业,是延安全区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先锋和旗帜,当时,在很短的时间内,酒厂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使“隋唐玉液”在陕西名牌产品的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至高上扬,而且也吸引了全省的白酒厂及地区其他行业一些厂家纷纷来学习,取经。

“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李广亮常这样说。于是,在全国白酒市场上一直呈现供大于求和激烈竞争中,李广亮把产品“质量第一”春常在,当做他经营理念中迎战市场的制胜法宝。他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占领市场靠质量,发展市场也靠质量,于是,围绕着质量他领导大家采取了一系列科学务实且操作可行的质量管理办法,建立起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纵横交叉的质量监督体系,使质量工作全厂重视。李广亮深知必须走技科兴厂之路,一方面他求知若渴,爱才如命,不惜花费重金千方百计四处挖掘吸引人才,购置先进的技术设备。另一方面,他大胆创新,进行工艺改革,他常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他把创新用在提高质量和改革工艺中,将原生产的白酒香型由凤香型改为浓香型,使企业产品质量竞争获得突破性进展,在注重产品内在质量的同时,他又千方百计,加快产品包装装璜的改进步伐;以市场为导向,以国家名酒品质为对照物,潜心钻研,刻苦探索,形成了自己产品独特的风格,并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以高、中、低档不同风格系列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

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题,管理出效益——对小厂来说,同样也能做出大文章。李广亮注重管理,他在管理上做大文章,为使厂原装宴宾酒用的水晶瓶由每个进价3元降到1.8元,采购人员跑遍了全国六个省40多家玻璃厂,仅1998年订购25万个水晶瓶一项就节支30万元。同时他号召全厂开展“学邯钢、抓管理、降成本、增效益”的目标管理,并将其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了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发展。

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多年来李广亮率领班子成员将安全工作时刻都放在心头。安全工作制度明确,责任落实,使企业多年来无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凭着这些措施和工作,延安美水酒厂这个一直被李广亮谦虚地自称为白酒生产厂家“棋盘上的一名小卒”,今天终于成了驰骋大江南北的“骏马”。但这其中他为此付出的汗水又多少人能熟知?他刻苦钻研本行业管理特点、工艺技术,获得突破性成功时,每天工作都在14小时,甚至18小时,厂里的集体劳动等活动和工作,都要挤出时间排除各种干扰。参加创业十余年,他许多次都因劳累过度而生病,医生多次给他开好住院单,但他从没住过一天院,常常是坐在办公桌前吃药,车上啃干粮,以至于时间长了,同志们都知道他养成习惯,要是去西安出差回来时总给他带点锅盔,他把这锅盔放在办公室当做工作中的备用午餐吃。

陕北酒王李广亮硬是用这种精神带动了厂领导一班人,也影响了美水酒厂的全体员工,过硬的工作作风,带出了能打硬仗的队伍,在美水酒厂只要是为了工作,为了厂子生产经营,职工干部再大的苦也能吃,再困难的事也不怕,这正如一位厂领导所说:“酒厂今天的变化是干出来的,我们今后的办法还是干!”

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做好“三个代表”的实践者,以企业家自身的情怀和情操,影响和带动职工,不断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发展。

工作中的李广亮有企业家的敏锐智慧,有“老黄牛”的吃苦精神,在思想政治上是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楷模。早在1987年他上任当厂长的时候,他就深知这一担子的份量,他在思想上给自己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他常用党章和中、省、市对领导干部的各项要求对照检查自己,他十分谦虚地总是找自己的差距,他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政治上和党性党风上的修养,总想更好的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

在工作中,他习惯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辩证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民主意识强,工作总能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并积极开展厂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监督职能。为了掌握和了解职工对企业的意见和呼声,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他到群众中去,找群众谈心,问寒问暖,关心职工生活。

李广亮淡泊名利,管理民主,大决策问题都是经过集体讨论决定,不搞一人说了算,他从厂长、书记、到副县长,不论在哪个位、履行哪个职,从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更没有利用手中职权,谋私利,他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奉行的人生信条是多学习少应酬,多奉献少计酬,多干实事少空谈,他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始终置身于群众、组织、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之下。

李广亮在思想政治上注重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注重以行动去影响、感染大家、管好企业。了解延安美水酒厂的人都知道,在其厂内挂着一张醒目的大牌子,上面用黑体字工整地写着:“我厂的经营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坚持市场第一、质量第一、政治思想工作第一、实现高效益”(精缩为一个公式是:市场+质量+政治=效益)。

十年来,美水酒厂就是按照这一经营思想抓企业的各项工作。实践证明他们是正确的,而且是十分成功的。

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李广亮注重弘扬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为此,他言传身教,以身示范,在厂困难时,他带领职工艰苦创业,从没奢侈,后来,厂里发展了,经营效益好了,他也没有奢侈,他甚至从不讲究,十几年间,他废寝忘食,为工作出差在外不下数百次,但住宿从没住过高档房间,有些同志不理解,但他却总是叮咛大家,不要忘了“延安精神”。面对社会,李广亮始终不忘尽一份责任,他和美水酒人始终没有忘记养育他们的这片土地和陕北父老乡亲。多年来,企业先后投入200多万元,用于抗洪救灾,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事业。

尾声

宝剑锋自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十余年创业之路,十余年艰辛之路,李广亮始终不渝,他励精图治,不辱使命,带领美水酒厂走出了低谷,走出了陕北,走出了黄土地。他以非凡的业绩为老区延安早日脱贫致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延安美水酒厂腾飞发展的功臣,他是延安人民的骄傲。

开弓没有回头箭,展望未来,21世纪中国的白酒市场竞争必将更加激烈。高瞻远瞩,在新的起跑线上,陕北酒王李广亮的目光中充满着坚强和自信。发展才是硬道理。未来,酒王李广亮将带领美水人继续不断改革创新,并努力走好三步曲:即从明年起三年内利税达3000万,五年超过5000万,到2010年过亿元,并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准备做世贸生意,质量创国优名品……

好大的气势!好大的魄力!这就是陕北人李广亮,这就是陕北酒王李广亮。

李广亮,我们祝你和你率领的企业未来更加辉煌。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11/20011127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11/27/30522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