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西北电网将重点开发黄河上游水电、建设陕北、宁夏火电基地和750千伏高电压等级电网,打通“西电东送”北部通道。此间,西北地区电力建设总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这样大的资金如何筹集、谁来投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西电东送”将激活西北电力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战略,为西北电力发展带来极大生机。“十五”西北地区电力需求预计增长6.5%,加上“西电东送”项目,“十五”期间西北地区电源规划总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同时将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十五”西北地区电力总投资为1013.11亿元,这样大的投资给西北电力筹资提出了巨大挑战。
“十五”期间,西北各省区电力公司规划投资规模大,资金缺口多。陕西规划总投资345.66亿元,主要是推进陕北火电基地建设(总规模为1000万千瓦左右),重点建设蒲城电厂二期、韩城二电厂、榆林电厂、府谷电厂等电源项目,到“十五”末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目前拥有730万千瓦),实现“西电东送”100万千瓦;建设投产330千伏变电站11座,线路长度2648公里,形成关中中部和西部双环网,加强陕南电网和陕北电网供电能力,并为建设我国最高电压等级750千伏电网做好准备;此间将由省电力公司筹措的电源、电网建设资本金约54.75亿元,资金缺口较大。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公司总经理刘本粹指出:西北电力的大发展面临大机遇,一是西部大开发;二是我国加入WTO;三是2008年北京承办“绿色奥运”。目前,解决西北电力发展的资金显得尤为重要。
电力投资环境有喜有忧
西北电力发展有许多比较优势。首先是黄河上游丰富的水电资源,具有开发工程量小、淹没损失小、造价低、综合利用效益大等特点;其次是陕北、宁夏煤炭资源丰富,品质好、煤价低,发电成本低,电价具有竞争力;再次是西北将要建设的750千伏电网为全国最高电压等级,技术含量高,可促进我国电力工业技术的跨越发展;另外还有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专家们认为:“十五”期间将是西北电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同时,西北电力筹资环境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西北电价水平低,比全国平均低7分,比发达地区低2角;西北电力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低,投入再生产的能力和自身投资的功能差;西北高耗能企业多,地方经济落后,电价承受能力差;融资渠道单一,短期回报率低。
多方融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目前,在西安召开的西北地区“十五”电力建设资金筹措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解决电力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多市场、多渠道、多方式融资。
首先,要全面开发电力投资市场,包括进一步开放电源投资和电网投资市场。第二,拓宽渠道,多种方式融资。第三,争取政策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支持。第四,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资产重组筹措新的建设资金。第五,千方百计理顺电价矛盾。要建立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在理顺销售电价的基础上,重点解决输电价格矛盾,争取将电力建设基金每千瓦时2分钱并入电网销售电价,作为电网还贷资金。第六,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和工程造价。电力企业要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工程建设设计革命,优化方案,优化施工,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收益率和对投资者的回报率。要创造优惠的、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多方投资,促进西北电力的大发展。 (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