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然
读报能读得人手脚冰凉,身心俱冷,还是不多有的。然而,这一次,笔者浑身哆嗦,牙齿打颤,却绝非因为冬日的气温陡降和寒流袭人。
据《中国青年报》11月27日的报道说,10月31日下午,宁夏吴忠市副市长王明忠率领吴忠市所辖5县(市)主管农业的副县(市)长、农业局长、水保局长等,分乘9辆轿车下乡视察农田基本建设。当车队行至中宁县新堡乡七星渠黄湾桥时,迎面遇上新堡中学13岁的女学生王萍骑车过桥。因桥面很窄,王萍准备下车躲避车队时,不慎连人带车一起掉到桥下水中。
在王萍被水由桥西冲到桥东,并几次挣扎浮出水面的时候,领导车队已经停下,车上下来的30余人在渠岸上垂手观望,没有一个人下水救人。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女学生失踪。
这已经令人齿寒了,然而事后,王副市长却有另一番“解释”。
从王副市长的“解释”中,笔者仿佛听到了一个冰冷的灵魂的强词夺理的“辩白”:市长等人的坐车必须过桥,所以发生意外(市长等人有公干,女学生避让是应该的,怨只能怨桥面窄,女学生本人不小心,怨不得市长等人);水又深又凉,我又不会游泳,救人会被淹死(市长为一个女学生“冒险”不值得);我又不是“直接责任人”(当然不是市长把女学生推下桥的),而且还“组织了营救”,已经尽到责任(市长只尽“领导责任”);因为渠道坡度又陡又滑,又找不到打捞工具,所以人没有救上来(怪只能怪客观条件不具备);我曾在这个地方工作过,对地方是有贡献的,当然会得罪一些人,所以有人要借机“诬蔑”我。(实在“是可忍,孰不可忍?”)
听听这位市长大人的这一番“解释”,看看他这样高明得再没法高明的“辩白”,人们还能说什么呢?
当这个女学生的生命被冰冷的河水吞噬的时候,以王副市长为首的一群“长”字号的“公仆们”就定格在渠岸上,他们共用着一个名字:“冷漠”。
见危不扶,见死不救,而且以超然的心态观摩之,赏鉴之,在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一溜了之,一推了之,这竟然是今天的某些官长们的实际作派。人们不敢想象,在大会小会的讲台上,在“三讲”学习的自我剖析中,这些人又会是什么样的表演?他们会把自己制作成什么样的“标本”?
冷漠是一种特别的罪恶,是一种后果不堪设想的传染病,是人世间寸草不生的冰天雪地,尤其是当冷漠发生在我们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领导干部的身上时。在党中央强调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干群关系的今天,在我们真心实意地要实践“三个代表”的时候,我看实在有必要将这一群置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为无物的官僚主义者制作成一种“标本”——冷漠的“标本”,供党员和领导干部解剖和自警,并下狠心挖掉它的病灶,控制它的传染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