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沉
不少领导干部都喜欢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或者家中的客厅里,挂一幅书法大字:难得糊涂。我看了,就感到糊涂,不知这是什么意思。只知道这好象是清代书画家郑燮的一句名言,但是究竟怎么解释却搞不清楚。问一位书法家,书法家就笑着说:解释古人的话,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这就叫古为我用,具体意思你自己领会。书法家又说,现在一些当领导的,都托人求他写这幅字,这可能是官场上的一种时髦吧。
若按字面讲,难得糊涂,可能就是糊涂难得的意思。既难得,就要追求,那么就是要去追求做糊涂人?我想糊涂人一般是当不了领导、做不了官的。糊涂人就是老百姓说的“弄不清”或“拎不清”,这种人算不清帐,管不了经济工作,在市场经济时代,能让他当领导?这种人忠愚难辨、不分好歹,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怎么能让他当领导去利用人才?就凭这两条,他恐怕就不够当领导的资格。在公开竞选领导干部时,可能没有一个人说自己糊涂。既然当领导的都不糊涂,也不愿意为做糊涂人去努力奋斗,而又做出甘当糊涂人的样子,那就是装糊涂。
所以,“难得糊涂”,也可能是“装糊涂”的意思。所以就说糊涂难得。比方说顶头上司的意见违犯了党纪国法,为了自己的前程就装糊涂跟着叫好。再比如说有人给自己送礼了,或者亲属打着自己的旗号干一些违背政策的事情了,自己明明知道了,但却装糊涂装弄不清。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当记者拿着话筒问一些领导问题时,那些领导往往说:这事我不知道啊,或是这种情况我不了解呀。这就是“难得糊涂”的典型。一个领导,在小事上,装装糊涂,倒也罢了。若在原则问题上装糊涂,那就是渎职,就是坑国害民。
我们还可以这么想,领导要“难得糊涂”,可能是在有关个人的职务晋升或福利待遇上要糊涂些?现实生活中这样的领导不是很多。多见的却是跑官买官。职务刚一提升,就忙着换车子调房子,一点也不糊涂的。
要不然,就是领导挂“难得糊涂”条幅,心里可能是想着让下级或是群众糊涂,让你弄不清他的意识。下级和群众一糊涂,这领导就特别好当了。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反正你们都是“弄不清”。自己说什么算什么,想怎么就怎么。下面的“弄不清”们起不到监督作用了,所以就容易让领导腐败。
郑燮也做过官,当过领导。他虽然是个大书画家、大文学家,但是所写的诗歌却通俗易懂,不用乱猜一看就都能明白。比如这一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种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的心情,多么令人感动。我不知道那些领导们为什么不悬挂这样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