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参保者异地就医的管理

2023年10月14日

如何管理参保者的异地就医,是医保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医保中心共同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其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况复杂,难以掌握

根据各地的情况看,参保职工发生异地就医主要有三种情况:首先是参保职工因公出差或探亲期间在异地患病就医;其次是长期驻外地工作的参保职工、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以及退休后随子女居住人员在异地患病就医;其三是参保职工因病情确需转诊、转院后在异地就医。

为了保证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医保中心需详细掌握参保职工在异地就医的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这些情况是由参保者单位来提供证明材料的,而由于这些单位不需要支付医疗费,所出具的证明其真实性有时是要打折扣的。虽然各地对长期驻外的参保者、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都建立了数据档案,但医保中心不可能到各地对这部分人员的就医真实情况进行调查。

管理缺陷,顾此失彼

目前,各地对异地就医人员的管理通常采取两种模式,即所谓的包干制和凭发票报销制。然而这两种模式各有缺陷。

包干制其实就是一些地市对长期驻外参保人员,实行每年医疗费包干的制度,也就是不管参保者是否患病,每年每个人的医疗费是一个平均数。这样固然解决了医保中心对异地就医者难以管理的问题,但如果参保职工患了大病或重病,单靠固定的平均医疗费数额,则势必使其基本医疗得不到保证。而如果参保职工一年未得病,那么其医疗费就会被挪作他用。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符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要求。

凭发票报销其实就是医疗费后付制的一种形式。虽然各地均有政策,规定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后须在几日内通知医保中心。其实这只是一个形式,即使通知到了,医保中心也不可能一个个进行异地医疗监督,通常是患者在出院后,将住院的费用清单及发票交至医保中心,进行审核报销。这对医保基金是否合理使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形势严峻,必须解决

尽管目前异地就医者看上去是少部分人的事情,但面对我国已经加入WTO和户籍制度即将实行改革,劳动力流动的人数必将不断加快,参保职工异地就医的数量会逐步增多。所以,我们要早日对异地就医管理的难题进行研究,以利于参保职工基本医疗的保障和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

■吴巍

上篇:邢书军安全生产1万天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12/20011220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12/20/30610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