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入世书”翻译有硬伤外经贸部官员提出质疑

2023年10月14日

本报讯 据《北京青年报》消息12月19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入世议定书》到京,中午12点30分左右开始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销售。同一天,外经贸部翻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等法律文件中文本也完成了最后一遍校正,准备在公报后由人民出版社和法律出版社正式出版上市。但下午外经贸部WTO司一位主管入世文件翻译工作的官员告诉记者,他们司的工作人员翻阅那本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入世议定书》还不到1个小时,就发现了该书内容上的多处错误,其中不少处为概念混淆。为此这位官员表示,为抢市场而不严谨出书,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

记者看到了外经贸部世贸司官员手中那本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入世议定书》,当时书中已有30多页用蓝笔勾出了错误。其中不少错误一目了然,记者看到第80页附件3中“实行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及进口投标的产品”一行,被打上了记号。外经贸部官员告诉记者,该书在此处出了一个概念的错误,把正确的“招标”给译成了“投标”。书中第235页的一个小标题写着“万能保险”四个字,这位官员向记者说明这里应译为“统括保单”,意思是保险的覆盖面很大很广,而不是“万能保险”。在30页的表格中把“粮食”译为了“谷物”,而粮食的范围要大于谷物,这两个词是不能等同的;35页的表格中出现的一个明显错误是把“原油”译成了“油原”;117页“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被译成了“轿车及关键零部件”;第122页的标题“实行价格控制”译成了“实行价格管制”等。

同时外经贸部官员也向记者指出了该书的另一种错误,就是翻译的前后不统一,前面第6页翻译的是“司法审议”,后面就译为了“司法审查”;中间285页译的是《议定书》,后面357页却出现的是《议定书草案》。最后在该书的363页结论中第239个段落不应该是“中国的承诺”,书中也给涵盖进去了。

面对这本《中国入世议定书》的错误,外经贸部官员说,强占市场,也要事先进行技术性的把关和核对,更何况这是法律文件、中国承诺的国际条约,不同于一般的书籍小说,在翻译的过程中一些用词一定要严谨,并应根据专业反复推敲,出这样的错误,直接受到伤害的就是广大的消费者。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看《大腕》说感受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1/12/20011224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1-12/24/30618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