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部
岁月更迭,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悄无声息地进行着。当案头的日历翻过了最后的一页,我们和读者的心情是一样的,兴奋中多了几份留恋,展望未来又充满信心:在2002年,我们将以报为媒,彼此携手,为神圣的工运事业添砖加瓦。
过去的一年是忙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一年。在各级党政、工会和广大读者朋友的关心支持下,本报及时报道了我省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各项成果,讴歌了工人阶级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特别是在为职工和工会干部说话办事方面,报社广大同仁可谓是尽心尽职,不遗余力,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被职工群众誉为“可依赖的朋友,可信任的朋友”。对此,我们深感欣慰,倍受鼓舞,并以此为鞭策,努力把报纸办得好。
时代在前进,改革在深入。工人类报纸服务对象也在发生变化。职工的范围在扩大,既含产业工人,也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职员;非国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使工厂的内涵在扩大;工会工作更是围绕形势,以协调劳动关系,搞好稳定与发展为大任。相信在中国加入世贸后,广大企业及全社会调整自我,适应新的竞争法则的今天,“三工”(职工、工会、工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会更多。在滚滚的历史大潮面前,作为服务于“三工”,作为广大职工耳目喉舌的《陕西工人报》,以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一如既往,为工运事业的发展擂鼓助威。全力报道好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的报道;还要下大力搞好《工会法》、《劳动法》的宣传,以维护好职工和广大工会工作者的权益;要在深入细致地做好组建工会、交友帮扶等报道的同时,将笔头更多地转向一线职工,浓墨重彩地描绘他们的作为、业绩和风采。
为了使我们这一张工人阶级自己的报纸真正贴近时代,贴近企业,贴近职工,贴近工会,贴近生活,本报在新的一年里还将报纸的版面进行一些调整,增加一些新的栏目。力求扩大报道面,办出新意。
总的来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努力在报纸可读性和时效性上狠下功夫,讲究办报艺术。在表现形式上追求多姿多彩,追求新闻的短、新、快。在媒体竞争的今天,我们希望继续得到广大职工、读者的关心和支持,共同把报纸办得更好。